|
中國傳媒大學校長廖祥忠發言(中評社 海涵攝) |
中評社北京5月11日電(記者 林艶 徐夢溪 海涵)第四屆兩岸媒體人北京峰會5月10日在京舉行,來自兩岸的十位媒體及相關機構代表就“兩岸交流與媒體責任”這一主題發表了各自的看法。他們普遍認為,媒體在兩岸的交流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是兩岸交流的先鋒和不可或缺的對話平台。作為媒體人,應該要勇於承擔歷史重任,講好新時代的兩岸故事。
人民日報社北京分社社長朱競若表示,兩岸新聞交流30多年,從當年的破冰而行到現在的常來常往,這中間有很多華彩篇章,也有很多起伏、曲折和坎坷。許許多多的媒體人始終以理性的定力、不變的熱忱,鋪設橋梁,交流交往,尋找兩岸心靈的共鳴和契合,增進和平統一的認同。幾十年間,兩岸貿易的高速增長,人員的日益密集的往來,這是在兩岸新聞的傳播、文明的傳遞、心靈的共鳴中間同時完成的。她認為,在面向未來這樣一個萬物皆媒體的全媒體時代,用新的傳播方式與渠道,講好新時代、新的兩岸故事是我們的責任。兩岸好,台灣才會好。未來正等待著我們每一個人去選擇,去塑造。一代人有一代人的責任,願我們不負歷史。
中國評論通訊社社長郭偉峰表示,兩岸關係要在和平中得到發展的動力,要在發展中得到解決問題的結果,這就為兩岸媒體人提出了非同一般的時代要求、歷史責任。他認為,兩岸交流與媒體人的覺悟密不可分,如果兩岸媒體人沒有共同的覺悟,兩岸交流當中就會缺失同情心、同理心、同道心。無心之交,那就會變成為利相交,為勢相交,甚至為權宜之計而相交。這對兩岸交流是危害巨大的,不應該是兩岸交流的目的或者結果。如果有共同覺悟,兩岸交流中的媒體人,就做得到以行相會,以言相和,以心相交。“以心相交,方能成其久遠。”傳媒人才能無愧時代的要求、人民的要求。他認為,其中最為重要的三個兩岸媒體人的共同覺悟是:時代覺悟、方向覺悟、責任覺悟。
台灣經濟日報社長黃素娟首先回顧了台灣經濟日報對兩岸經濟交流和大陸經濟發展所做的新聞報道,以及近年與大陸媒體交流的經歷。她表示,大陸是台灣最重要也是最大的貿易夥伴,現在台灣出口大陸占台灣整體出口的3成左右。總的來說,多年來,兩岸經貿不斷往前走,經濟規律和市場的力量非常強大,我們應該因勢利導,由兩岸經貿交流創造互利共贏。
河北日報社社長於山表示,不斷創新傳播手段是兩岸媒體共同面對的課題。媒體融合發展對推動兩岸關係發展意義重大,近年來,河北日報報業集團充分利用全媒體優勢及時宣傳冀台交流合作的新政策新舉措;積極發揮新聞媒體作用,不斷深化成果;廣泛報道兩地民間交往;深入宣傳台灣風土人情,提升台灣在河北的美譽度。他希望兩岸媒體人能關注河北,共享河北發展成果,攜手為兩岸融合發展做出更多貢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