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中美貿易戰:以現實主義為依歸方能合作共贏
http://www.CRNTT.com   2019-12-03 00:17:56


  中評社╱題:“中美貿易戰:以現實主義為依歸方能合作共贏” 作者:周建閩(香港),中國評論月刊總編輯、兩岸關係和平發展協創中心專家委員

  “亂雲飛渡仍從容。”一句偉人詩詞,道盡美國將中國作為戰略競爭對手以來,在2019年對華持續強化的貿易、科技、金融、地緣政治等一系列組合拳攻擊,以及中國沉著應對之下的中美關係現狀。隨著近期中美貿易談判第一階段已告尾聲,中美有可能在年底達成初期貿易談判協議,美國對華戰略博弈也暫告一段落。但可以預料的是,美國既然將中國作為長期的主要戰略競爭對手,祇要其戰略目標和戰略環境不變,美國必然不會取消對華的戰略壓力,會繼續在各個方面、不同領域對華施壓。總之,要做好可能發生更壞情況的應對和打算,對此,國人應有充分的思想準備。

  回首2019年,最動人心魄的當是中美貿易戰,不僅國人關注,更吸引了全球的目光。自去年3月22日特朗普簽署備忘錄,宣佈按301條款向中國徵收關稅以來,中美開始了長達20個月的貿易談判,到目前爲止共舉行了13輪談判。如果說,去年5月開始的第一輪會談僅是前哨接觸戰和摸底戰,那麽今年的九輪談判才是這場世紀談判的主戰場。在這場貿易大戰中,美方從各個方面施加壓力,千方百計地向中國展開“底綫施壓”的手段,從貿易方面不斷擴大徵稅範圍,發展至高科技領域的打壓,突然宣佈將中國高科技公司華為列入禁止貿易往來、停止在美國銷售產品的“實體名單”中,接著,又將幾十家中國公司包括大學的科研機構列入黑名單;此後,更宣佈中國是“匯率操縱國”,擺出一副要開打金融戰的態勢。面對美國的高壓,中國並沒有屈服。儘管爲了早日達成貿易平衡,中國主動做出一些重大讓步,但始終堅守原則:這就是國家發展的自主權和制度的選擇權,特別是高科技發展和與其相匹配的具有中國特色的制度不能改,不能丟。其中關鍵點在今年5月的第十一輪談判,中國面對美國蠻橫提出要求改變制度和科技自主發展權的時候,果斷擱置了談判進程,磋商戛然而止。

  如同習近平主席所言,“中國經濟是一片大海,而不是一個小池塘。大海有風平浪靜之時,也有風狂雨驟之時。沒有風狂雨驟,那就不是大海了。狂風驟雨可以掀翻小池塘,但不能掀翻大海。”美國的底綫施壓撞到南墻:貿易談判中國不懼對方底綫施壓;對華為的封鎖禁閉沒有收到像“中興”那樣的效果,華為立即宣佈啓動海思芯片的備胎方案,推出研製多年的鴻蒙操作系統。由於華為深嵌全球高科技系統的產業鏈中,牽一發而動全身,美國科技公司因此將遭受巨創;加上中國政府的強硬表態和可能的稀土禁運等其它綜合反制,美國政府不得不從長考慮,改換以切香腸方式來逐漸侵蝕華為,而不是用揮舞大棒的方式讓華為立即休克。

  華為的應對,祇是中國一系列反制的一個部分。一旦中國真的退出貿易談判,受到損害的,就不僅僅是中國,而是整個全球產業鏈和價值鏈,將極大地危及全球經濟發展,更不用提會直接受害的美國農場主、消費者和衆多公司企業,特別是高科技企業。中美貿易談判破裂的小道消息被華爾街嗅到後,立即在美國股市引發了一股暴跌潮,美股單日下跌800多點,創下2008年金融危機以來的記錄。在華爾街、歐洲和東亞各盟國以及美國農業界、貿易界、產業界及消費者的普遍反對下,考慮到明年大選必須有一個強勁經濟發展的背景,特朗普政府不得不向現實低頭,表示會繼續與中國開展貿易談判。在擺脫了極右翼勢力的挾持後,中美貿易談判逐漸走上正軌。11月7日,中國商務部宣佈,中美雙方同意隨協議進展,分階段取消加徵關稅。這就基本排除了中美達成貿易協議第一階段的最大障礙,預計年内將可達成第一階段協議。

  儘管如此,但特朗普政府任性的後果已經造成了:美國經濟自去年第二季度達到4.1%的增幅後一路下滑,2018年僅增長2.9%,低於特朗普選前保證的3%,更低於他在年中加碼的4%;今年以來更是一路低下,預計全年可能低於2%。經濟是特朗普的命根子,如果失去了美國經濟發展數據的支撐,特朗普選情堪憂。

  回顧中美這場世紀經貿大戰,可以得到一個結論:祇要中美雙方堅持以現實主義的談判目標為導向,以符合雙方利益為目的,再大的困難都可以解決。反之,如果一方一味以意識形態的地緣政治為主導,以打壓、遏制對方經濟科技發展為目標,所謂“KEEPCHINADOWN”,那麽,是無法達成任何協議的。畢竟中國是世界第二大經濟體,與美國一樣屬於世界上極少數的巨型經濟國家,中國擁有全球最全面的工業門類,其工業產值超過美、日、德的總和。除了少數高科技產品外,中國基本都能自給。從尋求商品最大性價比和利潤的角度出發,中國願意與包括美國在内的全球其它國家充分發展貿易,優勢互補;也願意做到貿易平衡,中國不是重商主義的國家。但如果美國不願看到中國發展,以意識形態的價值觀和地緣政治考量為依歸,卡中國的脖子,那麽中國祇能不計較眼前利益,不惜以高價從其它國家進口所需物品或全力自研。美國這樣做,最終損害的是美國企業和消費者的利益,給美國經濟發展帶來損害。出身於商界的特朗普總統對此還是看得清的,中美最終能夠達成貿易協議,需要的是現實主義的领导人,而不是班農、納瓦羅式的意識形態鬥士。

  “蜜蜂盜蜜,帶來的卻是百花盛開。”歷史哲學家的睿語,形象地解讀了美國發起的這場貿易戰帶來的後果。的確,這場沒有硝烟的戰爭雖然表面上沒有勝利者,但全世界都很清楚,冷戰後一家獨大的超級霸權已經吹響了熄燈號,新的世界格局、新的世界秩序正在悄然重組中。通過此次貿易爭端與談判,中國在世界上站穩了腳步,面對強權,不屈不撓,堅守底綫不動搖,同時也明白了自己的不足與短板所在。中國更摸清了自己對手的分量和其意願與能力之間的差距,特別是世界潮流的趨向與人心所在。中美貿易戰能夠達成協議,顯然祇能在互利的基礎上,雙方遵從現實主義的理性原則,如此方是大國的相處正道。中美脫鈎雖然是美國鷹派的目標,但現在看來,由於全球化下的世界產業鏈和價值鏈深度契合,作為全球第一的工業大國,中國製造對於全球企業和市場而言都是非常重要的。如果美國一定要與中國脫鈎,將對全球產業鏈和價值鏈造成巨大傷害,最終也會導致美國的產業和產品受到嚴重損害,甚至會造成美國和全球經濟衰退的風險。

  一個經受住狂風暴雨洗禮的中國,對正在到來的世界大變局充滿自信。今天的中國已經是世界上120餘國的第一大貿易夥伴和其它70餘個主要國家的第二大貿易夥伴,中國與世界的聯繫從來沒有像今天這樣密切,這樣契合。貿易的原則是互惠,是你情我願,貿易的精髓是合作共贏。如同習近平主席在日前召開的第二屆中國進口博覽會上所說,“人類社會要持續進步,各國就應該堅持要開放不要封閉,要合作不要對抗,要共贏不要獨佔。在經濟全球化深入發展的今天,弱肉強食、贏者通吃是一條越走越窄的死胡同,包容普惠、互利共贏才是越走越寬的人間正道。”中國的改革開放歷程證明,抛棄意識形態窠臼、秉持現實主義的開放、合作、共贏的觀念與政策,是世界潮流的大趨勢,也是人類社會進步的光明大道。

  (全文刊載於《中國評論》月刊2019年12月號,總第264期,總編思語)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