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廈門大學台研院副教授石正方。(中評社 梁雁攝) |
中評社台北3月28日電(記者 梁雁)廈門大學台研院副教授石正方、助理教授王貞威出席文化大學社科院主辦的第五屆“文廈論壇”“兩會後的兩岸關係走向”學術研討會。石正方強調,透過個體和小群體的經濟參與可以突破兩岸文化障礙,但中國大陸同時必須兼顧解決逐漸惡化的政治環境,以免虛假言論衝擊兩岸經濟融合;王貞威則表示,大陸持續調整對台青年政策,尤其是“太陽花學運”之後提出的“兩岸一家親”,以及近期祭出的《31項惠台政策》,提高台灣青年西進的意願。
廈門大學台研院副教授石正方針對“兩岸經濟融合發展”提出建議,她認為,經濟融合併創造物質條件和誘因是促成社會融合的基礎,而大陸方面當前更重視兩岸經濟廣泛深入整合,不但要擴大參與還更重視個體和小群體的參與。
石正方表示,過去幾十年來兩岸經濟合作的行為者是有資本的商人,現在將轉移到基層民眾等廣泛組合,會從經貿深化開始突破兩岸文化障礙,著重智慧要素、匯聚文創資源並進行人才交流,因此兩岸經濟融合的參與程度及結構,將是未來關注的重點。
石正方也指出,大陸注重市場、社會途徑的同時,亦要透過政治途徑改善逐漸惡化的兩岸政治環境,否則諸如“惠台政策是為了吸引台灣人才去解決中國問題”等謠言會不利於兩岸發展。
廈大台研院助理教授王貞威則針對“大陸對台青年政策”指出,中國大陸歷屆領導人都重視青年工作,兩岸交流也已經30年周年,回顧歷史發展,大陸從1987年開放兩岸交流後就研擬一連串法律和制度規範,從台灣學生到陸就學、台商到陸投資到就業管理規定,都陸續建立初步架構。隨後擴大參訪、短期交流等模式,都屬於“把台灣青年請進大陸”的文教交流,塑造台灣青年客觀了解中國大陸的國情變化和社經發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