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這是2017年11月3日在中國上海的一家超市內拍攝的美國牛肉。新華社 |
中評社香港6月28日電/美國總統唐納德•特朗普仍然相信,推動與中國的貿易戰是他的政治優勢,所以相關准備工作也在加速進行。上周五,正如他先前所威脅的那樣,特朗普宣布將從7月6日開始對價值500億美元的中國出口商品征收關稅。中國隨即展開報複,對價值500億美元的美國商品征收一系列關稅。這場貿易戰不太可能通過協商來避免,因為美國與中國對這一問題的基本觀念存在很大分歧,而雙方都有理由相信自己能够獲勝。
“中美聚焦網”6月25日載文《掠奪性中國的謬說》,文章說,美國與中國正在以兩種方式“各說各話”,因此無法達成一致。首先,特朗普本人相信,中美關系的核心問題可以用美國對中國的巨額貿易逆差來衡量。與此同時,中國認為歷史上雙邊貿易本來就不平衡,尤其是在儲蓄率差異極大的國家之間。其次,美國兩黨有一個廣泛共識,即美國是按自由貿易規則行事的“市場經濟”,而中國是“非市場經濟”,通過政府對產業的大量補貼進行著不公平的競爭。相反,中國堅持認為自己遵守了由世界貿易組織(WTO)裁決并執行的全球多邊貿易規則。中國聲稱,特朗普如今在WTO框架外實行單邊關稅,因此美國才是規則的破壞者。在這兩個有分歧的領域裡,中方的論述更有說服力。
美國對中國的貿易逆差的確非常巨大。2017年,中國向美國出口了價值約5060億美元的商品,卻只進口了大約1300億美元商品,造成超過3750億美元的逆差。特朗普總統把這歸咎於中國的政策,而中國認為問題出在美國。要表明中國是對的,證據很簡單,其中包括其他主要貿易國家與中國并沒有巨大的逆差這一事實。如果中國是以掠奪性為主的貿易國,大部分國家都應該有貿易逆差,而不僅只是美國。然而,僅次於中國的八大出口經濟體中,只有美國、法國和英國對中國存在逆差,後兩者逆差相對較小,因為中國不是它們的主要貿易夥伴。日本與中國的貿易大致平衡,而其餘所有國家,包括德國、韓國、荷蘭和意大利,都對中國有貿易順差。如果中國的貿易行為具有廣泛掠奪性,為什麼只有美國是主要的受害者?
中方人士聲稱,貿易逆差的主要原因是美國的低儲蓄率,再加上大規模的公共和民間借貸,兩者吸引了外資湧入來彌補資金缺口。本質上說,中國和其他有大量對美貿易順差的國家是在把錢借給美國,讓美國能購買它們的出口商品。如果美國人增加儲蓄或減少借貸,或者聯邦政府准備實現預算平衡,那麼中國的貿易順差就會下降。然而美國的政策方向令問題進一步惡化,例如去年秋季對企業和富人大規模減稅,造成了借貸爆炸性增長。不僅中國人這樣看待這一問題,該觀點同樣得到了許多美國經濟學家的支持,因為它符合基本的宏觀經濟理論。
處在政治光譜各個位置的美國評論人士聲稱,中國才是問題的所在,因為政府的過度幹預使企業擁有不公平的優勢。特朗普政府一位資深官員解釋說:“我們有兩種體系,這兩種體系本來應在2001年中國加入WTO後互相靠攏,形成兩個市場經濟體。而我們所看到的,卻是中國更加龐大的非市場經濟,這種結構性差異威脅了美國的經濟繁榮與國家安全。”此言在兩個方向上都是錯的:中國其實已經在大步邁向市場主導型經濟,而美國的私人壟斷勢力有所增加。美國并不如它自我介紹的那樣,是自由市場經濟的典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