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鄭鈺鈴。(中評社 鄭羿菲攝) |
中評社台北12月2日電(記者 鄭羿菲)中國文化大學推廣教育部建國本部1日展出“2018青春的一百種故事”兩岸學生交流活動成果,包括2018年來自全台的96名高校生前往大陸5個不同省份交流的點滴,作品包括相片、舞蹈影音、熊貓紙雕佈置、服裝設計等,展出台灣學生與中國傳統文化蹦出的火花。
參與四川大熊貓保育實習體驗營的世新大學傳播匯流與創新管理系學生鄭鈺鈴接受中評社訪問時表示,雖然台灣也有團團、圓圓,但沒有像大陸那麼大的空間可以讓大貓熊不受拘束地自由活動,在四川就有三個保育基地,對大貓熊來說有完善的照顧與研究,大陸也成功將瀕臨絕種的大貓熊,成功保育、野放戶外或成為外交大使,這是很成功的。她也試吃過感覺很像豆干的大貓熊吃的“窩窩頭”、清掃大貓熊的空間等,而在交流的過程中,我們也與四川農業大學學生一起討論台灣的其他動物怎麼樣保育、推廣。
被問到對兩岸交流的期許?鄭鈺鈴認為,“我們都是中國文化,也都是從古老中國傳過來的”,若想更加了解中國文化或傳統,真的可以去看看走走,這次的交流活動,不管是台灣各地學生或大陸學生彼此互相了解與認識,可以知道很多不同的想法,她覺得這是很棒的交流。
5個交流團分別到雲南的北宋年間雲南茶葉與西藏藏馬的古老貿易道路,紀錄豐富文化與宗教信仰及早年的生活形態與風俗習慣。到貴州體驗苗族、侗族、水族等少數民族工藝。到四川大熊貓保護研究中心都江堰基地和雅安碧峰峽基地,親身體驗熊貓的保育過程。到甘肅敦煌交流藝術文化,並編制舞蹈重新詮釋古老的藝術文化。到北京清華大學與冬奧組委成員和專業選手交流,並參訪冬奧比賽場地。
其中,中國文化大學行銷所碩二生陳威霖參與雲南茶馬古道攝影紀行體驗營,一路騎著騾子拍攝動人的美景與所見,而在雲南大片的森林中的原始景觀,與同團學生攝影的當地人文,都是動人的作品。
而貴州傳統工藝工作坊的交流團學生,也展出結合貴州當地傳統文化的設計服飾、參與四川大熊貓保育實習體驗營的交流團學生們,也設計出適合可供國小師生進行熊貓保育基礎教育的熊貓紙雕佈置,與寓教於樂的教材等、參與甘肅敦煌藝術交流營的學生,也在現場陳設練習“反彈琵琶”的舞蹈影片,紀錄練習敦煌傳統舞蹈的細膩手勢與舞姿的辛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