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呂秀蓮7日上午舉辦藍綠講堂,主題為“族群認同:台灣人vs中國人”,由東華大學民族事務與發展學系教授施正鋒主持。(中評社 鄭羿菲攝) |
游盈隆則指出,基本上台灣人與中國人的認同是種民族的想像,而台灣的認同已有非常重大的轉變,在1991年只有12.9%自認為是台灣人而非中國人,高達8成7的民眾認為自己是中國人,或既是台灣人也是中國人,也就是與中國人有關;而到了2019年1月,自認為是中國人的有11.6%,而高達70.9%的人自認為是台灣人,而有12.1%的民眾認為既是台灣人也是中國人。他大膽斷言,就算是30年後,也還是會有5至10%的民眾認為自己是中國人。
游盈隆說,政治認同的本質是一種感情,對多數的台灣2360萬人來說,至少7成的民眾認為自己不是中國人,原因在於而台灣與對岸的生活方式不同,出現這樣的區別是很自然的,這也代表台灣最高的“國家認同”已經形成,就是“我是台灣人”,至於要如何面臨美國或中國現實存在的問題,則是要想辦法克服的。
呂秀蓮最後總結說,我們共同面臨了政治認同的問題,她大膽地說,台灣已進入了三國時代,有強烈主張“台獨”派的、有一派則是承認九二共識,但堅持一中各表,其實就是不願意接受中華人民共和國,還是很愛“中華民國”,她認為這就是兩個中國、華獨,還有另一個族群是希望與中國統一。
呂秀蓮認為,蔡英文這一年來開始講“中華民國台灣”,而且還不只一次,但好像藍綠陣營都沒有大肆反對,或許是從民族主義進入國族主義的討論據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