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6月14日電/數據顯示,國家區域發展戰略正不斷成長為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動力源。2019年,京津冀、長三角和粵港澳大灣區的地區生產總值分別達到8.5萬億元、23.7萬億元和11.4萬億元,占全國的比重達到44%。西部大開發、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東北全面振興、中部地區高質量發展等區域發展戰略也不斷深入和升級,釋放政策紅利。
經濟日報發表專欄作者喬瑞慶文章表示,中國幅員遼闊、人口眾多,各地區自然資源禀賦差別之大在世界上也是少有的,推進區域協調發展始終是中央的工作重點之一。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加快落實區域發展戰略”。實現區域協調發展,構建優勢互補的區域經濟布局,促進各類要素合理流動,對推動中國經濟高質量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文章提出,落實區域發展戰略要利用好生產要素。從當前情況看,區域協調發展仍然面臨一些挑戰。一是城鄉發展的落差有可能加大;二是發達地區與欠發達地區發展的落差有可能加大;三是傳統經濟優勢地區與現代經濟領先地區發展的落差有可能加大。在這種情況下,要繼續深化經濟體制改革,充分發揮市場機製作用,堅決清除各種堵點、痛點,促進土地、勞動、資本、技術、數據等生產要素跨區域有序自由流動,從而實現優勢互補,激活區域協調發展的內生動力。
落實區域發展戰略要培育好重點產業。產業是經濟發展的重要支柱。各區域要圍繞全國這盤“大棋”,結合各自的資源禀賦、區位優勢、產業基礎、歷史人文特征等發展特色產業和優勢產業。要在縱向上形成競爭力強的完整產業鏈,在橫向上構建相對集中又高度相關的產業集群,從而為區域經濟發展提供堅實的產業支撐。
落實區域發展戰略要建設好中心城市。2018年11月30日發布的區域發展戰略方面的指導性文件《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建立更加有效的區域協調發展新機制的意見》強調,建立以中心城市引領城市群發展、城市群帶動區域發展新模式,推動區域板塊之間融合互動發展。
現代化經濟體系中,城市是經濟發展的空間載體。一個有競爭力的城市是區域經濟發展的龍頭,有很強的帶動和輻射作用,比如長三角的上海、京津冀的北京、粵港澳的深圳等。建設好一個中心城市,就會帶動一個城市圈,發展一個城市群,形成“中心城”和“衛星城”有機結合、大中小城市合理分工的協同聯動發展格局。近日,部分省市相繼出台相關規劃文件,為都市圈和中心城市建設提供規劃保障,比如山東省宣布將構建“一群兩心三圈”的區域發展格局,陝西省印發《關於建設西安國家中心城市的意見》。一個個區域中心城市迅速崛起,將不斷逆襲並帶動所在省份快速發展。
文章最後說,近些年來,中國區域協調發展取得了顯著成效,已呈現出差距相對縮小的良好態勢。接下來,還要再接再厲,進一步完善協調機制,優化區域發展格局,更好發揮城市群作用,凝聚起推動經濟發展的新動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