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治大學外交學系副教授吳崇涵。(中評社 鄭羿菲攝) |
中評社台北3月10日電(記者 鄭羿菲)針對美國在俄烏戰爭中的角色,政治大學外交學系副教授吳崇涵9日表示,美國從前總統奧巴馬第二任期開始,便投入不少心力在亞太區域,美國內部有批評認為拜登政府不應全面制裁俄羅斯,未來美國得面對中俄雙面抗衡。
吳崇涵說,中俄關係原是亦敵亦友,當美國把矛頭指向北京,中俄聯手面對美國的挑戰與抗衡力道就會小一點。中國趁此次俄烏戰爭休養生息,當西方陣營投注更多資源處理烏克蘭問題時,中國便有很大機會繼續推動一帶一路戰略。西方經濟制裁俄羅斯,可能也會讓中國在未來經貿上成為主導地位,自己成立貨幣系統、支付系統,並邀俄羅斯加入,中俄未來在經貿議題上的合作,值得觀察。
國民黨智庫“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9日舉辦“俄烏戰爭對國際和兩岸關係的衝擊”座談會,由基金會“國家安全組”召集人林郁方主持,邀請政治大學國際關係研究中心兼任研究員嚴震生、台灣大學政治系教授左正東、政治大學外交系副教授吳崇涵、中華戰略前瞻協會研究員滕昕雲與談。
吳崇涵表示,俄羅斯總統普京主要是要解決烏克蘭種族滅絕問題,特別是烏克蘭東部的頓內次克人民共和國和盧甘斯克人民共和國,二是北約東擴是生存上的危機,蘇聯解體後美國稱北約東擴會有限制,但實際上並有限制且不斷推進,等於是到俄羅斯前門,特別是烏克蘭一直想要拉入北約聯盟來幫助自己,卻無視聯盟與戰爭的因素非常相關。
吳崇涵說,烏克蘭認為若有北約保護,未來在面對俄羅斯威脅會更有保護,但聯盟中有強權時會更容易發動戰爭,這也是為什麼美國與北約不想切入這一塊議題,一但美國或北約有實質上軍事幫助時,會由現在烏克蘭的內戰、有限戰爭演變為全面戰爭、世界大戰,西方國家很清楚這是泥淖,一但西方勢力深入,便很難處理未來可能發展的局勢。
吳崇涵指出,假設烏克蘭打敗仗成為流亡政府到波蘭,未來烏克蘭會內戰、恐怖主義頻仍,普京需要考量,若全面佔領烏克蘭可能得面對很多問題,但普京應該不會想實質佔領烏克蘭,是要成立親俄政權,完成烏克蘭中立化、去納粹化,且不能再對烏克蘭東部動手。
吳崇涵認為,美國這次採取明哲保身的態度,主要是不直接介入、維持民主陣營價值幫助烏克蘭,但美國一直到前總統奧巴馬第二任期,開始把很多心力投注到亞太、印太區域,認定主要競爭對手是中國,俄羅斯只是攪局者,這次烏克蘭問題,反倒把美國的角色更模糊,在有限資源底下,若一邊資源放得多了,另一邊資源自然就減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