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張福昌。(中評社 鄭羿菲攝) |
中評社台北7月27日電(記者 鄭羿菲)淡江大學歐洲研究所副教授張福昌接受中評社專訪表示,俄烏戰爭很可能在8月、9月迎來重大轉折點,一方面是西方國家6月答應的先進武器將抵達烏克蘭;二方面沙特阿拉伯雖口頭承諾美國增產石油,但仍得視石油輸出國家組織(OPEC)是否支持;三方面則是俄羅斯與伊朗之間的相關軍事合作會否成,包括無人機、火砲、外籍傭兵等,讓俄羅斯在談判桌上,能握有比較好的籌碼。
美國總統拜登7月中旬訪問以色列、沙特阿拉伯等中東國家,隨後俄羅斯總統普京也與土耳其總統埃爾多安(Recep Tayyip Erdogan)、伊朗總統萊希(Ebrahim Raisi)19日在德黑蘭會面。美俄雙方可以說是在進行中東外交競逐,未來勢必將影響俄烏戰爭的發展。
張福昌為德國科隆大學政治學博士,曾擔任德國杜伊斯堡-埃森大學客座教授、德國慕尼黑大學訪問學者、中華國土安全研究協會副秘書長、淡江大學歐洲聯盟研究中心執行長。現為淡江大學歐洲研究所副教授,專長為歐盟共同外交與安全政策、歐盟政治制度、國際安全議題。
張福昌接受中評社專訪時表示,檢視西方國家對俄國的制裁,有能源制裁、航空制裁、經濟制裁、金融制裁等,這些的目的都是為了截斷俄國的財源,讓俄國沒辦法支撐俄烏戰爭。西方國家也都是在把能源、經濟、金融等當作是勒索普京的工具,因此國際媒體批評普京把能源當作武器、把石油當作工具的論點,不是很恰當。
張福昌說,西方國家禁買俄羅斯能源的制裁過程中,變成西方國家自己的能源危機,是當初制裁時“意想不到的後果”,關鍵原因在於印度、中國、沙特阿拉伯等國都向俄羅斯購買石油,讓俄國撐住財政,能夠繼續支持俄烏戰爭,並未如西方國家所願“短時間”內收手。
張福昌指出,既然是西方國家自己造成的能源危機,普京當然會利用這樣的戰略優勢,階段性維修、關閉北溪一號管線,而這也是西方國家自己建立起的經貿壁壘,反而砸了自己的腳,因普京將北溪一號管線的渦輪機送到加拿大維修,但貿易制裁導致渦輪機無法再送回俄羅斯,因此讓普京有合理性的借口可以階段性關閉北溪一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