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世暉。(中評社 鄭羿菲攝) |
中評社台北12月16日電(記者 鄭羿菲)台灣日本研究院理事長李世暉表示,台灣非常希望於未來一年在跨太平洋夥伴全面進步協定(CPTPP)上能有突破與進展,即便不能加入CPTPP,也希望能與日本簽訂經濟夥伴協定(EPA),但日本在這兩項與台灣的態度不太一樣。台日之間實質上已簽訂很多協定,已達成EPA相關效果,不一定要簽台日EPA,還讓日本承擔國際風險。他也分析,台日經貿關係將由事務性合作,轉為戰略性合作。
台灣日本研究院、政治大學日本研究學位學程15日舉辦“2022國際變局與未來台灣經濟展望”座談會,邀請台灣日本研究院理事長、政治大學國際事務學院教授李世暉、政治大學東亞所特聘教授王信賢、台灣經濟研究院產經資料庫總監劉佩真演說。
李世暉表示,台日關係過去一直附屬在台美關係內,但2022出現重大改變,雙方逐漸從事務性合作變成戰略性合作,因素包括:一、台日同時都面臨領土與主權的威脅。二、台日同是海島,資源供給與使用的穩定變得非常重要,海洋安全就成為重要議題。三、貿易平台與網絡安全。四、日本所主導的CPTPP未來發展方向,及台灣能不能在其中扮演角色,成為台日明年的重大課題。五、高科技產業鏈的強韌化。
李世暉說,過去一年來,台灣是有史以來出現在日本媒體最多的一年,即便日本內部對台灣安全與日本安全有兩個不同方向的論述,但日本的共識“不希望台灣海峽發生戰爭”。
李世暉認為,2023年台日經貿重點議題有二:一、經濟安全保障概念將扮演重要角色,以後“政經分離”等過去中日、台日互動的概念,逐漸失去解釋力,否則很難解釋為何日本要用國家的力量讓台積電赴日設廠,經貿也涉及國家力量、政治、戰略。二、台日經貿關係將由事務性合作,轉為戰略性合作,未來經貿合作若沒有政府力量介入,難以形成廣泛合作關係。
李世暉指出,台日戰略性合作就涉及台灣積極關注的CPTPP議題,台灣非常希望在未來一年能有些突破與進展,而日本當然也會在戰略考量下決定要不要跟台灣進行交涉、談判,台日對CPTPP的態度不太一樣。
李世暉表示,即便台灣不能加入CPTPP,也希望能與日本簽訂EPA,但EPA對日本來說是國與國的自由貿易協定,日本認為實質上台日已簽了很多協定,不一定要用EPA的方式,讓日本承擔國際風險,因為中國應該會做反制,也就是說“實質上已經達成了,不一定要簽”。
李世暉說,台灣之所以想要與日本簽署EPA原因有二:一、台日若簽署EPA,跟其他國家簽就會變得非常容易,因為日本是世界上第三大經濟體。二、台日若簽署EPA,會吸引東南亞國家企業來台投資,在台生產的商品就能夠透過EPA賣到日本,而日本的市場雖然沒有中國大,但在高端消費市場卻有競爭力,一些品質好、價格高、附加價值大的商品在台生產賣到日本相對容易,把台灣到東南亞投資轉成東南亞到台灣投資,台日簽署EPA正是好話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