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1月2日電/據大公報報道,RCEP作為全球最大自由貿易區,對各成員國的利好作用是顯而易見的。但經過多年談判,印度在2019年選擇不加入。
分析指,近年來,印度經濟增長率因“莫迪奇跡”褪色而持續下滑,在疫情衝擊之下,經濟更是雪上加霜。印度拒絕RCEP,顯然失去了早日實現經濟複甦的良機。
印度近年來產業結構極不合理,工業特別是製造業占經濟總量的比重一直較低,嚴重依賴進口,與多個RECP成員國都有貿易逆差。一旦加入RCEP,面對中國工業品以及澳洲新西蘭農產品的競爭,勢必對印度脆弱的工農業造成巨大衝擊。
地緣政治上,印度一直試圖推動“環印度洋區域合作聯盟”、“季風計劃”等以印度為主導的區域組織,而目前印度國內政治撕裂,莫迪政府以印度教民族主義作為整合國內政治勢力的工具,加入RCEP會被認為是加強與中國的聯繫,不利於莫迪的執政基礎。此外,美國積極拉攏印度加入其“印太戰略”,也使得印度認為自己可以待價而沽。
然而,印度不加入RCEP,最大的輸家正是其自身。首先,在RCEP產業協作框架下,印度難以融入其中,只能依靠國內市場,不利於國內產業升級和國際競爭力的提升。其次,RCEP將進一步深化區域內國家政治、經濟、文化上多方面的聯繫,印度在亞太特別是東盟地區的影響力勢必遭到擠壓。
雖然如此,印度目前仍然可以以觀察員身份參加RCEP會議以及和RCEP組織舉行經濟合作活動,多國均表示對印度日後加入持開放態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