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台南9月4日電(作者 丁仁方)台灣1980年代有一首紅遍海內外的男女對唱情歌“無言的結局”,其中一段女方先唱:“分手時候說分手,請不要說難忘記,就讓那回憶淡淡的隨風去”;之後,男方接著唱:“也許我會忘記,也許會更想妳,也許已沒有也許”。
鴻海創辦人郭台銘在日前正式宣佈將以連署方式參選2024大選,郭董與國民黨拍拖了幾個月,終於正式宣告分手。國民黨對郭台銘沒有口出惡言,心情就像“無言的結局”中的女方:“請不要說難忘記,就讓那回憶淡淡的隨風去”,請別再說你難忘記國民黨。反過來說,郭台銘就像歌詞中男方那種徬徨:“也許我會忘記,也許會更想妳,也許已沒有也許”。郭董究竟要忘記國民黨,另外往外開拓票源?或繼續更想國民黨,持續裂解國民黨?還是單單為了“舍我其誰”?到頭來“也許已沒有也許”,讓台灣四年一次的民主大戲,變成了一場“無言的結局”?
從選票的結構來看,原本台灣藍綠兩極化的發展,在2014年以後因為白色力量及民眾黨的崛起,藍綠雖然更趨兩極對立,但中間選民反而增多,甚至有朝向第三極發展的趨勢。照台灣過去這幾個月相關民意機構所進行的政黨支持率調查,台灣政黨結構撇開其他小黨不計之外,大致呈現“一大、一中、一小”的格局,民進黨在最近幾個月的民調都是穩居第一,國民黨多數時間位居第二;民眾黨多數時間都是屈居第三,偶爾會略為超過國民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