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大學政治系教授王業立。(中評社 楊騰凱攝) |
中評社台北9月13日電(記者 楊騰凱)台灣大學政治學系教授王業立向中評社分析,他對大選藍白合抱持悲觀態度,原因很簡單,就是誰當正誰當副的?若要合作或有四種形式,包括正副手搭配、“內閣”人事安排合作分配、重大公共政策合作、“立法委員”席位分配的協調。台灣沒有組聯合政府的經驗,政黨高層有必要趕緊研究,以防被批是政治分贓。
王業立指出,若要組聯合“內閣”、聯合政府,照“國外”經驗必須要經過正式談判並簽訂白紙黑字的文書。不過他對大選“藍白合”抱持悲觀態度,原因很簡單,就是誰當正誰當副的問題,台灣民眾黨柯文哲很難屈居副手,反之國民黨、國民黨2024參選侯友宜也是,因為這不是一個人的問題,是整個政黨的問題。
王業立為美國德州大學奧斯汀校區政治學博士,研究專長包括選舉制度、投票理論、地方政治、比較政治,是台灣選舉研究權威。曾任東海大學政治學系主任、台灣大學政治學系主任。
朱立倫上週在中常會提出政黨合作,未來政府體制可讓台灣先走向“雙首長制”,再走向“責任內閣制”,似乎呼應柯文哲方面提出過的“聯合政府”。
王業立表示,從政治學的角度而言來說,我們目前是偏向“總統制”的“半總統制”,朱立倫希望實施責任“內閣制”,在目前“總統”民選的情況下,不大可能出現類似歐洲英國、德國那樣的責任內閣制度,因為在這種情況下“總統”是虛位“元首”,不具有太多的實權。台灣民選這麼多屆,如果我們現在選出的是虛位“總統”,主要權力是在“立院”多數黨或多數黨聯盟的的手上,這樣的方式能不能落實?當然有很大的觀察空間。假設柯文哲在藍白合作下當選“總統”,那他寧願擔任虛位“元首”,“行政院長”交給國民黨擔任,並“組閣”實施責任“內閣”,實際上雖然要看藍白雙方怎麼談,但難度是相當大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