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董小平(中評社 海涵攝) |
中評社北京7月22日電(記者 海涵)7月21日,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召開新聞發布會,介紹科學精準做好疫情防控工作有關情況。中國疾控中心病毒學首席專家董小平回答中評社記者提問時表示,新冠疫情處置的第一關鍵要素就是“早發現”,新版防控方案中按照點與面結合、症狀監測與核酸檢測結合、傳染病監測系統與其他部門監測系統結合的原則,開展人、物、環境等多渠道監測預警。
中評社記者提問說,針對奧密克戎變異株傳播更快、隱匿性強的特點,新版的防控方案在更早發現疫情方面有哪些針對性的手段和措施呢?
董小平表示,新冠疫情處置的第一關鍵要素就是“早發現”,新版防控方案中按照點與面結合、症狀監測與核酸檢測結合、傳染病監測系統與其他部門監測系統結合的原則,開展人、物、環境等多渠道監測預警,包括醫療機構就診人員監測、風險職業人群監測、重點機構和場所人員監測、社區管理人群監測、集中隔離場所和醫療機構監測、進口物品及環境監測、藥品監測、病毒基因變異監測。這8大類監測體系的提出和實施都是基於我們自2020年以來在新冠防控的具體實際工作和實踐中總結、凝聚而成,操作性強。
董小平說,可以看到,這些多渠道監測既有針對尚未出現疫情時(常態化),如醫療機構就診人員、風險職業人群、進口物品及環境、藥品監測,也有涵蓋疫情出現時的重點監測,如重點機構和場所人員、社區管理人群、集中隔離場所和醫療機構,同時關注新變異株的監測和溯源,如病毒基因變異。
董小平表示,在新版防控方案中對包括風險職業人群監測等進行了明確的規定,增加了藥品監測,同時強調了各級聯防聯控機制開展綜合分析和風險研判,提出風險評估結果和預警響應建議。在病毒檢測篩查方面,增加了抗原檢測作為補充,等等。這些策略、技術綜合性的使用將會大大增加我們應對奧密克戎變異株的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