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線下主會場 |
其四,推動融合發展,保障台灣同胞福祉利益,與中國現代化進程深度聯結並相互促進。與會學者普遍認為,在中國式現代化前進道路上,台灣不能缺席,台灣如能深度參與中國現代化,必然會加深兩岸間的融合發展。大陸應更加積極地拓展國家統一的實踐路徑,加大以通促融、以惠促融、以情促融的兩岸經濟社會融合發展力度,加速台灣融入中國式現代化的進程,這樣兩岸才能共同攜手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
其五,強化話語體系,塑造台灣民眾追求統一的正確價值與認知。與會學者認為:應加強台灣民眾正確認知,堅持以兩岸一家親和“以人民為中心”為基本理念的和平發展與融合發展的統一路徑。在完善“和平統一,一國兩制”制度建構的過程中,應著力建構關於“統一後”的新的話語體系。對“統一後”台灣地區政治地位的界定、台灣的政府管理體系、台灣的社會制度和生活方式的保障、台灣經濟繁榮與民眾福祉提升等重大問題做出原則性和框架性的安排,從而更好的營造有利於統一的話語體系,保持我對台工作的主動性和主導性。
彭韜續指,與會學者提出以下幾點主要建議:
第一,保持戰略定力,積極完善統一方案與制度設計。大陸應牢牢把握對兩岸關係和台海格局的主導權、主動權,以前瞻性、預見性、敏銳性處理好戰略機遇問題和實力對比變化問題,積極應對台海局勢的發展變化,在貫徹新時代解決台灣問題總體方略過程中,抓住新轉機、新機遇,盡快完善相應的制度設計,以有效促進實現祖國統一的進程。
第二,綜合施策,調動一切手段大力促統。兩岸經濟上的不可分離和大陸軍力的不斷強大,是我們促統的必要條件,而國家治理能力的不斷提高以及大陸日益完善的政治制度也是促進統一的重要因素。因此,要調動所有手段,特別是從經濟社會融合和以武反“獨”兩個方面為統一準備條件。
第三,強化反對外部勢力干預的制度設計。依法反干涉反介入,不斷塑造有利於兩岸統一的外部環境,增強遏阻外力干涉的綜合實力。
第四,厚植和平統一基礎。兩岸關係和平發展、融合發展是通向和平統一的重要路徑。祗有深化融合發展後,兩岸才能密切彼此間情感和利益聯結,增強文化認同和民族認同,鑄牢兩岸命運共同體意識,厚植和平統一的基礎。
第五,加大核心高端技術領域的自主創新能力。充分利用數字經濟賦能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爭取核心高端技術領域的自主創新能力與國際話語權,逐漸提升相對於台灣相關產業的技術領先優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