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主席在會見布林肯時也重點提到“相互尊重”,對此,宋偉說,工業革命以來,土地、人口的重要性相對下降,各國經濟發展、政治穩定等主要依賴於國內善治和技術進步,而不是依靠從國際體系中去爭奪資源。經濟全球化進一步使得國家間關係發生了深刻變化,各國經濟相互依賴的程度不斷提高,以聯合國憲章為核心的國際規範已經深入人心,傳統的大國政治、弱肉強食已經不得人心,主權平等成為國際關係的基本組織原則,相互尊重、大小國家平等相待成為國際體系的基本規範。
習主席還指出,“大國競爭不符合時代潮流,更解決不了美國自身的問題和世界面臨的挑戰”。宋偉認為,美國自身所面臨的一系列問題,主要是由於其內部的根源所導致的,而不是通過遏制中國崛起能解決的。例如,即便美國的企業都撤出中國,它們也不一定回流美國,而是流向其他地區。美國工業的失業和產業的凋敝,是經濟全球化下資本自由流動的必然結果,只是說過去幾十年中它們比較多地選擇來到中國。要解決經濟全球化的一系列負面影響,就需要建立一整套有效的國際規範,中美作為世界上最大的兩個經濟體可以就此進行有效的合作、發揮引領作用。
在台灣問題上,美方多次稱堅持“一中政策”“反對台獨”“反對任何一方單方面改變現狀”,並稱“鼓勵兩岸就和平解決分歧進行對話”,但似乎與其在台海問題上的處理方式並不一致。對於美方這些表述,宋偉認為,美國在台灣問題上有諸多的利益和國內政治考量,但是它的戰略利益仍然是維持台海的基本穩定,避免與中國就此發生直接的軍事衝突,因此美國反復表示堅持“一個中國”的政策,不支持台灣獨立。但是,美國方面又希望通過台灣問題獲得其他的許多利益,例如展現所謂的支持民主盟友的決心、出售軍事裝備獲利、加強與台灣的關係從而打造所謂的“供應鏈同盟”、以台灣局勢牽制大陸等。同時,一部分美國政客借助“支持台灣”的行動來獲取政治資本。因此,美國政策的複雜性是與其利益的複雜性和國內政治的複雜性相一致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