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清華大學國際關係學系教授劉豐(中評社 李子寧攝) |
中評社北京7月5日電(記者 李子寧)3日上午,2023世界和平論壇東盟中心地位與地區秩序主題研討會在北京舉行,會議由清華大學國際關係學系教授劉豐主持,來自馬來西亞、中國、印度、韓國的代表就東盟中心地位、地區秩序、地緣政治及經濟等議題展開討論。
馬來西亞戰略與國際問題研究所主席Mohd Faiz Abdullah表示,人們擔心超級大國的競爭會破壞地區的平衡,帶來不穩定和不安全性的憂慮是有道理的,因為可以看到亞太地區目前有著各種各樣的熱點問題,比如說台灣海峽問題和南中國海的問題,所有這些問題都展示了地緣政治的緊張性,也提醒著人們建立一個能夠應對和緩解這些潛在威脅和政治衝突的區域合作的必要性。實際上,東盟啟動了一系列區域機構及論壇,在一定程度上填補了這一真空,為促進互信,深化防務合作,維護地區的和平和穩定,作出了重要的貢獻。但也要看到,東盟的機構是有限的,因為它不能強迫終端各方實現和平,只能在時機成熟時提供便利,然而這不意味著不作為,東盟制訂了東盟、印度洋、太平洋展望,表明東盟試圖在擴大的地緣政治格局中,重新獲得其中心地位,此外東盟也必須加強其內部凝聚力,不斷建設其在該地區戰略對話中的中心地位。
首爾國立大學國際研究生院院長金顯哲指出,現如今東北亞安全的最大威脅是美中的霸權主義競爭。而在美中霸權主義競爭中受害最深的國家是韓國,因為中美分別是韓國的第一大和第二大貿易夥伴。與東北亞緊張局勢不同的是,全球最具示範性的地區是東盟,東盟國家雖然也存在很多問題,但是他們相互合作,對中美霸權的競爭作出了很好的回應,能夠達成合作的原因之一,就是東盟的中心地位。文在寅政府時期也奉行對外為中心的戰略,其中的“新南方政策”是一項旨在建立以人為本的和平與繁榮共同體政策。然而,現在的尹錫悅政府放棄了新的南方政策,採用了韓國版的印太戰略,結果韓美國日和中朝俄羅斯之間的衝突和脫鈎正在形成,並且有更多的國家加入這一進程。所以韓國是否應該重新強調它的中心地位策略,與中國及朝鮮進行合作?因為這將決定東北亞此後的發展趨勢和繁榮穩定,相關方也都應該為此作出努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