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者觀察到,在陝台文化交流周中,兩岸教育界人士的交流十分熱絡且坦誠,他們對於素質教育、大學入學考試、數字教育等議題交換了看法。此外,不少台灣教育界人士表示,參觀了西安的學校感觸很深,獲得不少啟發。他們認為,兩岸教育領域應該多交流,瞭解彼此狀況,從而不斷提升教育質量。更有台灣教育界人士直指,民進黨當局現在施行的文史教育十分不可取,會對孩子造成傷害,並呼籲台灣在教育上不要再繼續“去中國化”,應該回到正軌,教給孩子們面向未來應有的知識和理解。
在筆者看來,文化、青年、科技、教育作為2024陝台文化交流周活動的抓手和落腳點,十分精準、恰當。其中,文化是根基,青年是主體,科技是未來,教育是傳承手段,這四者看似獨立,實則是相互關聯的有機整體。
中華文化是滋養兩岸同胞的土壤,是中華民族子孫的根和魂,也是流淌在兩岸中國人血液裡的基因。文化的傳承發展則需要正確的教育,釐清附著在教育上的毒瘤膿瘡,才能讓中華民族的子孫後代對自己民族的歷史、文明有正確認知,才能讓他們形成正確的價值觀。與作為根基的文化相對照的,是象徵未來的科技。一方面,科技要依托於文化土壤茁壯成長,另一方面,科技自身的發展也構成文化的一部分。而文化、科技、教育,都離不開青年這一重要主體。青年是文化的傳承者、科技的創造者、教育的實踐者,是推動兩岸關係發展的重要力量。
筆者認為,當前兩岸關係複雜嚴峻,民間交流更要走深走實。兩岸有識之士應當從多個角度著手,拓展交流的內涵、外延,為兩岸交流注入更多活水,促進兩岸同胞互相瞭解理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