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雄大學資管系副教授楊書成接受中評社。(中評社 蔣繼平攝) |
中評社高雄3月27日電(記者 蔣繼平)全球半導體業龍頭英特爾(Intel)宣布投入200億美元在美國設廠,搶食晶圓代工業務,英特爾執行長季辛格還稱亞洲生產太多晶片,叫陣意味濃厚。高雄大學資管系副教授楊書成接受中評社訪問分析,在國際政治角力上雖然有達到宣示作用,但商業考量上還是以分散風險為主,英特爾這步棋不一定是最好的,不得不這麼做而已。新冠疫情之後,歐美才發現台積電這麼重要,生產技術都掌握在亞洲手上,歐美開始擔心。
楊書成,1974年,高雄人,中央大學資訊管理博士。現任高雄大學資管系副教授兼任社會網路創新中心主任。過去長期擔任EMBA執行長及主任,亦擔任上市櫃公司獨立董事及顧問,經常前往中國大陸、越南、泰國等地,熟悉區域經濟及全球產業布局觀察。
英特爾執行長季辛格(Pat Gelsinger)日前宣布將斥資200億美元在美國亞利桑那州新建2座晶圓廠,預計2024年量產7奈米或更先進晶片,並設立代工服務部門,將為其他半導體廠代工製造晶片。
季辛格在接受BBC訪問時表示:“最重要科技有80%供給量來自亞洲,對全世界而言不是一種令人樂見的情況。”
這對台積電是否會有影響?楊書成表示,英特爾設廠搶食晶圓代工,因為晶片都缺貨,自然都會想搶,但英特爾製程上還是落後台積電,基本上不會有立即影響,但英特爾有前幾個世代製程的製造能力,這部分會有影響。因為台積電銷售不是只有靠先進製程,早期製成也佔有一定比例。而5奈米和7奈米的差距,技術一差就是兩到三年時間。
怎麼解讀“亞洲做太多晶片”這句話?
楊書成表示,意義不大,因為完全是市場供給需求問題,歐美有辦法製造就製造,但先進製程上做不出來,因為全球供應鏈不會去分在亞洲或不在亞洲。雖然是情緒發言,但可以試探歐美其他廠也可以扮演台積電的角色,因為在新冠疫情之後,歐美才發現台積電這麼重要,生產技術都掌握在亞洲手上,歐美開始擔心。
英特爾在美設廠策略?
楊書成表示,舊製程還是有很大市場空間,對於英特爾來說,要分散對台積電的依賴,這個是有可能的策略,從降低供應鏈風險來看,大家都希望有多個供應來源,而非單一來源,避免受制於對方。純粹從供應鏈來看,分散產能對歐美消費性電子產品廠商是有利的,不然現在全球晶片荒,台灣產能再怎麼擠還是有限。
會是美國下階段科技戰的鋪陳?
楊書成表示,看起來仍是純粹商業考量的正常作法,畢竟科技戰也沒有新的進度,這次美中高層戰略對談也沒有提到或討論。未來會慢慢朝供應在地化,供應多元化的概念,以前都塞在製造成本低的國家,比較不會全部一股腦都丟到某地生產,會有一定比例供應在地化,但沒有全部搬走產能,也很難說是一場戰爭。
楊書成說,況且英特爾製造成本會比台積電高或低,這是一個問號,如果英特爾要搶食7奈米晶圓代工,台積電生產成本一定比較低,英特爾這步棋不一定是好的,畢竟成本高,商品在國際上競爭力就低。英特爾在美國製造,但美國勞工成本、能源成本都沒有降低,是否能順利走下去還要觀察。
楊書成認為,觀察美國這幾年都是違反國際商業準則與習慣,過去商業習慣就是將產品維持在低成本,美國30年來生產為了獲利都往外面跑,現在反其道而行。當然在美中對抗之下,有其國際政治角力考量,但經濟長期來看可能幫助不大,但疫情之下,掌握一些製造在手上,仍可降低傷害,就看用什麼角度來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