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看清朝建設台灣 澎湖西嶼燈塔屹立250年
http://www.CRNTT.com   2024-08-17 00:13:12


西嶼燈塔最早於1778年興建,是全台最古老燈塔之一。(中評社 蔣繼平攝)
  中評社澎湖8月17日電(記者 蔣繼平)西嶼燈塔(漁翁島燈塔)位於澎湖縣西嶼鄉的西南端,1778年(清乾隆43年)興建於西嶼的外垵高地上,西嶼過去也稱漁翁島,因1915年燈塔、辦公室、房舍全部漆成白色,在蔚藍的大海與綠色草原間,既醒目又耀眼,1992年起開放給民眾參觀,因是澎湖群島本島環島公路縣道203的最末端,對遊客來說也是一項環島指標。從燈塔園區俯視海景,著名的“西嶼急流”也在此。

  根據官網介紹,燈塔座落於西嶼西南端的高地上,屬西嶼鄉外垵村,始建於1778年,最初為七級石塔,名為“西嶼塔燈”,至1875年改建為西洋式構造,命名為“漁翁島燈塔”,如今所見。近年登錄為古蹟時,順應鄉民建議,正名為“西嶼燈塔”。西嶼位於澎湖本島之西,大陸閩浙沿海先民航行途經澎湖即以“西嶼頭”為航程辨識的指標,先民自古以來即稱為“西嶼”。而葡萄牙人首先以葡萄文“漁翁島”標示於航海圖上,漁翁島即為西嶼,差別在此。

  燈塔立於花崗岩台基上,底部直徑約2.5公尺,塔身向上微微內收,塔頂與塔身高度的比例約為1:2。塔內有螺旋鐵板樓梯,上層為圓拱型鑄鐵燈罩及風標。塔身外側離地面6.3公尺高的地方,則有鐵管欄杆圍成的鑄鐵工作平台,塔高11公尺,燈高60.7公尺。燈塔旁的洋樓是以石塊砌築,內分上下兩層,百葉窗為法式造型,濃厚的歐式建築風格。漁翁島燈塔設有霧笛、三座清朝中葉所設的鐵鑄霧炮,並留存早期使用的石葫蘆煙墩。

  澎湖有6大急流“一磽、二吼、三西流、四鵝豆、五潭門、六東吉”其中的“西流”就位於外垵“西嶼燈塔”下的南方海域。每到臨近乾潮、開始潮前40分鐘(俗稱返流),海面即出現整排月眉湧浪,長約100~200公尺,持續4到5小時,直到滿潮前2小時左右才停止,每逢秋季大潮時更是蔚為奇觀,是為著名的“西嶼急流”。

  西嶼燈塔在西嶼鄉的最西南角,距離馬公市車程約50分鐘,是澎湖群島環島公路縣道203的最末端。由於燈塔附近有軍事管制區,須停車後步行入內參觀,園區有霧炮遊戲體驗,也可隔海眺望馬公市、桶盤嶼、虎井嶼等。免費入園參觀,不過燈塔上月起整修至隔年5月,較為可惜。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