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民進黨全代會通過決議文 重申台灣住民自決
http://www.CRNTT.com   2019-09-28 17:15:29


民進黨全代會無異議通過《社會同行世代共贏決議文》。(中評社 黃筱筠攝)
  中評社台北9月28日電(記者 黃筱筠)民進黨今日下午在33年前組黨的圓山飯店舉行黨代表大會,並無異議通過《社會同行世代共贏決議文》,根據民進黨黨章規定,決議文的效力等同黨綱。民進黨上次通過決議文,是2011年通過的“台灣新世代社會經濟決議文”。而民進黨內較受到關注的決議文有1999年通過的《台灣前途決議文》,以及2007年通過的《正常國家決議文》。

  這次全代會通過的《社會同行世代共贏決議文》,內文提及,我們明確拒絕中國政府提出的“一國兩制”主張,“並堅定恪守本黨於1999年通過之〈台灣前途決議文〉等”,重申台灣的前途走向,屬於台灣全體住民的自決權,並在此基礎上,持續穩健推動符合國家現狀與未來需要之相關體制改革措施。

  《社會同行世代共贏決議文》全文:

  壹、前言 

  21世紀的第二個十年已經來到尾聲,台灣的政治環境、社會經濟結構,以及全球的經濟趨勢、區域情勢與世界秩序,都出現了重大變化。

  為了在結構變遷中強化國家的體質、提升社會的適應能力,民主進步黨於2011年融合本黨核心價值和公民社會主張,提出了“十年政綱”,並通過〈台灣新世代社會經濟決議文〉作為重返執政的施政藍圖。2016年再度執政後,本黨依序推動了許多重要的政治、經濟與社會轉型工程。

  然而,隨著內外情勢的轉變,這些轉型工程面臨諸多挑戰。在內部,台灣的新舊經濟模式、社會結構、或是思維價值之間的裂痕一一浮現,民間產生焦慮,甚至出現部分勢力的反彈。這些對轉型感到猶豫的力量,也包括了許多在轉型過程中相對脆弱而需要更細心關照的群體。在外部,中國的擴張及其對台灣從未間斷的滲透、分化、外交打壓與軍事恫嚇,也使國內的分歧加劇,讓改革工作更加艱辛。

  在中國政府明確提出“一國兩制台灣方案”的併吞台灣主張後,台灣作為主權國家的存續、“國家安全”的維護、區域的和平穩定現況,已不再能依靠兩岸間單方面的善意,或是缺乏共同價值為基礎的經貿互動來維繫。我們該依靠的,是堅定維護的台灣主權,是持續鞏固的民主治理,是轉型強化的社會經濟體質,以及重新定位後的區域與國際角色,如此才能達成“社會同行以強化台灣,強化台灣以連結世界”。

  我們有必要思考,在堅定改革路線的基礎上,如何更有效關照到不同社會位置與階層的民眾?如何以“公平和永續”作為台灣體質強化的根本基礎,追求台灣社會協力同行、不同世代攜手共贏,不讓相對脆弱的群體被遺落在轉型途中?因此,民主進步黨總結階段性的執政經驗,提出〈社會同行世代共贏決議文〉,向各界表明本黨對下一個階段台灣社會經濟轉型的看法與主張,以期使台灣度過轉型陣痛,抵禦來自中國的非民主擴張威脅,用更厚實的基礎,迎向世界秩序與全球經濟模式變遷的新挑戰。

  貳、主張和說明 

  一、堅定捍衛台灣主權獨立,積極鞏固民主安全防衛 

  我們明確拒絕中國政府提出的“一國兩制”主張,並堅定恪守本黨於1999年通過之〈台灣前途決議文〉等,重申台灣的前途走向,屬於台灣全體住民的自決權,並在此基礎上,持續穩健推動符合國家現狀與未來需要之相關體制改革措施。

  本黨主張,在保衛台灣安全方面,應持續推動國防自主工程,強化自主防衛能力,有效嚇阻任何侵攻台灣主權、安全之行為。在維護台灣民主憲政體制不受滲透、破壞方面,則將持續完備“國家安全”與民主防衛的相關法制。

  二、強化政府民間協力治理,提升黨與社會連結機制 

  我們體認到改革推行的過程中,既有治理模式的不足。政府體制的侷限與行政體系的慣性,已不足以應對新經濟模式、新社會結構下的複合性問題,也難以回應轉型過渡期間,適應能力較為脆弱的群體之保護。

  本黨主張,“轉型治理”需要更多“公部門與民間協力”及完整的“體制改革”,才能打造一個權責相符、分工清楚、決策縝密、施政有感的政府。除了逐步推動已具社會共識的憲政體制改革工程外,民主進步黨也將改善政黨平台,強化與民間的連結,協助行政體系和公民社會搭建協力機制,以期補足轉型過程中,不同群體對施政挑戰、體制資源及侷限的相互理解與合作,使各項轉型工程的推動更加周全細膩。

  三、推動公平永續社經轉型,促成社會同行世代共贏 

  我們意識到,全球經濟與產業結構正在大幅改變,氣候變遷的危機刻不容緩,而傳統生產關係也面臨新的經濟模式,如數位創新、跨境服務、產業鏈轉型、人工智慧等挑戰。

  本黨主張,為了提升台灣社會在新型態複合式挑戰下的適應能力,包括產業、勞動、環保、財政、國土治理和社會福利體系,都須通盤檢討調整,行政體系的跨部會協作機制亦須增強。不只行政體制的靈活調整,我們更要以公平、永續的社會體質整體強化為目標,穩健推進社會經濟轉型,跨越代工生產模式的瓶頸,減少對中國威權經濟體的過度依賴,並避免條件相對脆弱的群體在轉型中被遺落。

  四、堅持民主人權做世界的台灣,分享轉型經驗重新定錨於國際 

  我們不將台灣的定位侷限於台灣海峽一側,而是以太平洋的台灣、世界的台灣自我期許。台灣的民主鞏固、人權保障等成就,以及密切的國際經貿連結,都是台灣和區域中理念相近的夥伴持續深化關係的重要基礎。台灣社會經濟轉型的階段性成果,縱然礙於我們的國際參與持續受到中國打壓,但這些成果依然足以成為和世界各國更加緊密合作的基石。

  本黨主張,以世界的台灣定錨自己,以人權民主發展的成就協助區域的民主發展,以“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DGs)”作為台灣社會經濟轉型能貢獻於世界的具體願景,並以經濟的創新和強化,來深化和世界的交流,協助更多地球村的成員,邁向民主、人權與永續的發展。

  參、結語 

  總結本黨再度執政至今三年四個月的成果,我們在降低青年負擔的加薪減稅與長照托育方案、還原歷史真相與社會和解的轉型正義工程,非核減煤與提升綠能的能源轉型政策、維護世代正義與國家財政永續的年金改革、合憲並合乎民意的婚姻平權法案、乃至提升“我國”防衛能力的國防自主等改革工作,在在取得顯著成果,逐漸調整台灣的體質。

  然而,在國際局勢與國內結構巨變的此刻,台灣再次來到歷史的十字路口。在追求轉型途中,不同社會位置、不同世代的群體,曾因為立足點與生命經驗的差異,而對改革有著不同的想法和感受。也因此,民主進步黨主張,在堅定改革的基礎上,透過上述價值的再確立與制度的再調整,以台灣社會同行、世代共贏為目標,並以此作為“強化台灣、連結世界”的行動綱領,擴大社會對話,促成更大的團結,我們將竭力實踐上述綱領,帶領台灣繼續向前邁進,在國際社會中繼續站穩腳步。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