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華東師範大學兩岸交流與區域發展研究所所長仇長根作總結發言 |
第三,美國將以全面提升經濟競爭力為應對中國主軸。對中政策逐漸明朗,大體可以“三段論”之:政治上,尊重體制差異、制式抗議;安全上,聯合與盟國共同防範;經濟上,加強實力升高競爭。拜登25日首個記者會重申,美國不尋求與中國對抗,但會有非常激烈的競爭。美國必須投資自己,重建聯盟,堅持自己的價值觀。
第四,“美國優先”也是拜登政府對華政策的決策思維。“競爭與合作”是中美經貿關係的主軸。用布林肯的話就是,“該競爭就競爭,該合作就合作,該敵對就敵對”。“抑制”和“脫鈎”是美國對中國經貿政策的主要內涵,但政策尚未具體成形。民進黨的對外經貿基本上採取“跟著美國政策走”的發展策略,如此台灣被邊緣化的危機,日益加深。
第五,美國與歐亞國家對華(對台)戰略的定位有所不同。美國奉行“一中”政策,“台獨”無機可趁,“獨夢”難以實現。但美國難改長期實施的“以台制華”戰略,視台灣為牽制、遏制中國的棋子和工具。歐洲國家基本堅持“一個中國”原則,為顧及自身利益而與美國保持距離;也不會盲目選邊站配合美國打“台灣牌”。
第六,未來中美大國之間的競爭與對抗將會持續激烈。中國所面臨的國際環境與戰略機遇期將進一步面臨嚴峻挑戰。從另一方面看,中美關係出現新的“氣候變化”與轉機。中美兩國複雜的結構性矛盾和重要分歧難以解決,但重啟中美戰略對話,坦率的、建設性的、有益的溝通值得肯定。美國沒有絕對放棄合作,顯示出對華政策具有一定的靈活性。
第七,中美之間明裡暗裡的“硬碰硬”將會成為新常態。美國已意識到,中美力量對比,無論是硬實力還是軟實力,都已朝對中國有利的方向發展。“東升西沉”的歷史大潮撲面而來。世界權力數百年來一直在西方幾個大國之間輪流“倒手”的局面,已不複存在,西方國家主導的勢力版圖,正在發生深刻變化。中美相向而行,尋求合作,符合兩國利益。
第八,中美兩國戰略競爭,中國仍然具有較大的主動權。因為中國的國際地位和影響力難以忽視;美國與歐亞國家本身存在重大利益分歧;歐亞國家擔憂中美激烈“競爭”失控轉為“衝突”包括“風險極高的台灣”。俄羅斯將是中國重要的戰略依托,中俄組合,團結如山。美國對外戰略中的“雙遏制”,勢必進一步促使中俄關係延伸出更多的內生動力。
第九,美國與歐亞國家“制中、遏中”戰略不合時代朝流。美與歐亞國家對華戰略定位的“共性”為:以常態化的牽制、遏制戰略為主,同時防範性、選擇性地與中國合作。但遏制、封殺中國發展則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因為:中國巨大的市場吸引力,各國不可能視而不見;中國的發展將給美歐及各國帶來更多的發展機遇;中國的發展對世界各國沒有、也不會構成任何威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