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華東師範大學副校長周傲英開幕致辭(主辦方供圖) |
隨後,復旦大學一帶一路全球治理研究院常務副院長黃仁偉、淡江大學大陸研究所榮譽教授趙春山、中華新時代智庫基金會理事長李大壯、華東師範大學俄羅斯研究中心主任馮紹雷依次作主旨發言。
黃仁偉分析了中美戰略相持階段中的台灣問題。他任務,2021年到2050年這30年的時間為中美戰略相持階段。在此過程中,並沒有誰勝誰敗,但是一個力量的對比變化,由中國比較弱,轉為中國比較強,或者與美國旗鼓相當的過程,大概需要30年時間。制度的因素在這個相持階段尤為重要。美國對自己的制度高度自信,而中國也一樣,誰也不能取代對方制度。在中美制度方面,既要互相競爭,也要學會共存。
黃仁偉提到,台灣問題最危險的時候處於第一個10年,美國一定會用台灣這張牌翻來覆去地挑釁中國的底線。台獨方面也會認為,只有在這個10年當中,可以實現“台獨”的目標。這10年內台灣問題處於一個危機階段,中國不得不做好防範危機的準備。中國要盡量推遲跟美國的戰略攤牌,盡量避免美國挑起台海戰爭。因為第一個十年過後,將迎來中國有利的發展時期。中國將時間往後推會加大和平統一台灣的可能性,如果把統一台灣的時間往前提,將會更符合美國的想法。台灣方面不承認“九二共識”,其實是往危險的方向走,中國要制止台灣方面危險的想法,同時也要避免與美國的戰略攤牌。
趙春山以《中美戰略競爭與台灣安全困境》為題作主旨發言。他指出,中美戰略互疑主要是兩方面,一方面是雙方結構性矛盾,另一方面是利益的衝突。在中美競爭的各個領域裡面,或多或少都會觸及到台灣問題。“談判代替對抗”本是緩和兩岸緊張關係的辦法,但因民進黨拒絕接受“九二共識”,導致蔡政府任內兩岸沒有恢復對話的可能。因此,面對中共的軍事威懾,台灣為獲取安全保障,不得不對美國“一面倒”;然而此舉又使台灣遭到“倚美謀獨”、“以武謀獨”的指控,形成兩岸緊張關係的惡性循環。要擺脫台灣的安全困境,台灣應從“可操之在我”的部分作起,主動化解兩岸敵意。其中的首要課題,就是改變民進黨政府的“台獨”形象。其次是要審慎處理對美關係。“美國第一”與“中國崛起”之間,存在難以調和的矛盾。中美戰略競爭可能是一場長期鬥爭,甚至有演變為“文明衝突”的可能。台灣與美國雖共享民主價值,但民主不足以提供台灣足夠的安全保障,所以台灣應避免成為中美衝突的引爆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