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安倍請辭 蔡東杰析美中日關係走向
http://www.CRNTT.com   2020-09-01 00:21:50


中興大學戶外景致。(中評社 方敬為攝)
 
  蔡東杰指出,參考過去的歷史,安倍之前執政時間最長的前首相小泉純一郎,同樣是自民黨,其在2006年下台一直到2009年之間,自民黨始終保持激烈的黨內鬥爭狀態,用以對照當前安倍下台的情況,是值得參考的情境指標,當然,也不見得會歷史重演。

  麻煩的是,即便自民黨群雄並起,也難以有人可像安倍一樣,能夠有效協調並取得派系妥協,蔡東杰說,至少現階段檯面上沒有這樣一號人物,所以後安倍時期,日本內部政局不穩定性會上升,自民黨會重新掀起派系鬥爭,且目前找不到跟安倍一樣具有協調能力的人。也就是說,日本政局除了不穩之外,安倍過去的外交及施政路線能否持續也是問號。

  在對外部分,蔡東杰指出,目前所有的東亞國家,都要面對共同的結構問題,就是處理美中衝突上升的格局,過去安倍在處理美中對抗問題,奉行微妙的平衡路線,未來的日相若不願維持安倍路線,日本在應對危機的過程當中,會趨於一種比較弱勢的狀態。

  蔡東杰認為,無論未來的日相繼任者是誰,以自民黨的調性,以及美日之間長期的協調,日本基本上還是會採取追隨美國的態度。

  不過,從中長期來看,疫情對日本的經濟壓力也逐漸浮現出來,尤其日本今年的經濟預測呈現大倒退狀態,蔡東杰說,今年之後,如何在疫情重創下復甦經濟,將成為繼任日相最嚴峻的挑戰。短期來看,東亞各國面對美中競爭可能被迫在政治上選邊站,可是面對經濟復甦,東亞各國也需要在經貿上團結合作,當政治與經濟產生拉鋸時,日本要怎麼選,值得觀察。

  尤其在經濟面,蔡東杰表示,中國大陸近期積極推動RCEP,尤其在疫情衝擊經濟之下,各國具有經濟合作的壓力,讓RCEP在今年底促成的可能性大增,一旦各國選擇簽署,就很可能顛覆過去的政治引力結構,中國將掌握東亞區域的經貿合作話語權。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