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國軍艦在北極海域進行補給作業。 |
中評社北京1月13日電/近期,美俄戰略博弈持續升級,軍事對峙日趨白熱化。美國在俄羅斯周邊軍事動作頻頻,在各戰略方向不斷向俄示威示強,圍堵擠壓俄戰略空間,反映出美國將俄羅斯定位為全球主要戰略對手、對其進行戰略打壓的根本立場,也折射出美俄之間結構性矛盾難以緩解,戰略互信缺失的基本態勢,未來兩國關係還將面臨更大考驗。
搶占北極戰略高地
隨著全球氣候變暖,北極冰蓋融化,北極航道的適航性不斷提升,太平洋與大西洋之間的運輸距離大大縮短,北極地區豐富的油氣和礦產資源開掘潛力日漸凸顯。1月5日,美海軍部長、海軍作戰部長和海軍陸戰隊司令官聯合簽發《藍色北極——北極戰略藍圖》,提出未來20年美海軍為應對北極航道適航性提升、北極海域戰略環境複雜化所採取的戰略舉措。為實現目標,美海軍將尋求在鄰近北極圈地帶增建港口與機場、加強極地任務相關裝備與戰術研發、提升通信能力和情報監偵能力,強化與盟友間的軍事合作。
同日,美海軍部長布雷斯韋特表示,美海軍將在俄附近的北極海域開展定期巡航,從而遏制俄羅斯在北極領域的擴張。他提到,美海軍將進入巴倫支海,經該海域前往俄北方艦隊所在地科拉半島附近海域,更加頻繁地展現軍事存在。
報道稱,科拉半島北臨巴倫支海,東南臨白海,靠近芬蘭。島上有俄羅斯的不凍港摩爾曼斯克,是半島上的主要海港。蘇聯時期,摩爾曼斯克是一個重要的潛艇生產中心,現在仍是俄北方艦隊總部,對俄軍力投送至關重要。
近年來,美軍各軍種相繼在北極展開行動,加速北極軍事化。2018年10月,“杜魯門”號航母艦隊群27年來首次越過北極圈進入北極,參加該年度北約“三叉戟”軍演。2020年7月,美空軍和太空軍發布首份軍種《北極戰略》,系統闡述其戰略目標與規劃。目前,美軍在阿拉斯加部署的第二支F-35A戰機中隊已經成立,包括空間跟蹤系統在內的預警網絡不斷完善,北極地區的態勢感知能力得以強化。美陸軍也加緊展開系統訓練,提升士兵在北極高寒作戰環境下的作戰技能。
此外,美國國防部、海岸警衛隊與海運局近期正在聯合評估在北極建立深水港口與海軍基地的可能性。新建港口與基地將具備停泊、維護、補給大型水面艦艇的能力,能夠儲存物資與武器裝備,甚至部署導彈防禦系統,成為投送兵力的前沿陣地。
強化黑海軍事部署
在俄羅斯西南邊界,美國也持續加緊對俄監視與圍堵。據美《星條旗報》網站1月5日報道,美國駐歐洲和非洲空軍司令部發布消息表示,美空軍已將90名空軍人員和未知數量的MQ-9“死神”無人機調至羅馬尼亞肯皮亞圖爾濟市的空軍基地進行長時間部署,以支持北約的情報搜集、監視和偵察工作。該型無人機巡航高度達1.5萬米,續航時間超過15小時,可攜帶4枚AGM-114“地獄火”空對地導彈,具備察打一體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