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台北3月16日電(評論員 林淑玲)美國、日本、印度與澳洲四國領導人12日以視訊方式進行“四方安全對話”(Quad)第一屆峰會,討論如何因應中國為印太地區帶來的挑戰。會後傳出四國將聯手法國於4月上旬首度舉行海上聯合演習。美中的2+2高層會談隨後將在18日舉行。拜登政府的美中關係與特朗普相比,延續競爭也多了合作。美國祭出了動態的兩手策略,台灣的處境將更加為難。
美國國務卿布林肯與國安顧問蘇利文,訂18日在阿拉斯加和中共中央外事辦公室主任楊潔篪、中國外長王毅進行會晤。這是繼12日的美日印澳四國領導人視訊峰會的另一場美國外交大戲,顯示拜登迥異於特朗普的風格,沒有絕對的朋友,也沒有絕對的對手。依附在美國羽翼下的台灣,在特朗普時代一路跟著往前衝,現在拜登可能衝,也隨時可能踩煞車,未來回到美中共管台灣的可能性升高,也讓蔡政府的操作難度大增。
在美中2+2高層會談前夕,美國國務卿布林肯日前出席美國國會聽證會,脫口表示“台灣是國家”讓台灣綠營大為振奮,但也被很多人潑冷水認為聽聽就好。布林肯的說法除了討好美國抗中派國會議員,也點出拜登政府還是緊握台灣牌,不論是先前力促兩岸對話,還是宣稱“台灣是國家”,都意在把台灣當籌碼來牽制中國,做為與北京搏弈的工具。
台灣在陳水扁、馬英九執政時代,都曾有被美中共管的經驗,一個是兩岸關係很差的美中共管,一個是兩岸關係春暖花開的美中共管。扁政府時代,兩岸關係惡化,美中關係緩和,台灣被美國勒得很緊。馬政府時代,兩岸關係緩和,美中關係也不太壞,美國的手較伸不進台灣,甚而提防兩岸走得太快把美國甩掉。蔡政府任內,兩岸關係差到火爆,蔡第一任遇到特朗普的美中關係也很差,紊亂中走了4年,未來的3年多美中關係若又是高潮迭起,國力崛起的大陸若漸對台灣失去耐心,兩岸關係未來的動盪可能更大。
其實台灣官方也看到這樣的狀況,剛上任的“防長”邱國正周三將首度前往“立院”進行業務報告並備詢,公開的報告指出,“美日印澳加強四方聯盟架構,抑制中共軍力擴張,研判美、陸競逐態勢仍將持續。大陸自去年9月起頻密派遣機、艦常態化在台灣西南海空域進行侵擾,台海安全情勢益趨嚴峻。”台灣軍方報告或與將增加對美軍購有關,但也點出了台灣防禦上困境,眼前的,美日印澳法4月的海上聯合演習勢將升高美中軍事對抗。在台灣的動盪中,美國不可能協防台灣,如果大陸升高對台的軍事壓力,台灣有否能力因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