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張五岳。(中評社 資料照) |
中評社台北6月22日電(記者 鄭羿菲)針對台灣與港澳關係的變化,淡江大學兩岸關係研究中心主任、中國大陸研究所副教授張五岳接受中評社專訪表示,香港經濟貿易文化辦事處、澳門經濟文化辦事處相繼宣布暫停運作,北京可能要表達,一是兩岸關係若欠缺政治互信,“維持現狀”很困難;二是若兩岸有較好的關係發展,也不代表不會恢復運作;三是台港、台澳人民交流權益受影響,且也會讓台灣駐港機構、駐澳機構功能進一步受限。
張五岳說,台港、台澳關係取決於兩岸關係大環境,美中關係高度競爭結構雖難以改變,但若不像特朗普時期有太多意外,再加上台灣在疫情後的“憲改”議題沒有對兩岸關係造成不確定因素、疫情後兩岸逐步恢復民間交流,兩岸關係也不全然悲觀。至於兩岸經貿會否有影響?他認為,不至於有明顯立即的重大影響。
張五岳分析,從1949年至今,台港、台澳關係向來都是兩岸關係中較靈活多樣的角色,如1992年的香港會談,無論是否叫“九二共識”,後續也開啟1993年辜汪會談重要歷史性里程碑、開啟兩岸兩會談判對話基本政治基礎,若沒有1992年香港的會談,就很難看到兩岸兩會在制度性談判協商上取得一些共識、諒解或默契。
張五岳說,在民進黨執政時期,若不是有所謂的“澳門模式”,也就是從春節包機到節日包機,再到假日包機,才一步步促成2008年全面性兩岸直航。以前的台港、台澳關係,無論是在兩岸關係尖銳對抗或穩固發展,都是所謂的機會之窗、先行先試的角色,但由於現在兩岸政治互信不足、受到兩岸關係大環境的影響機會之窗反而遭到池魚之殃,這是比較可惜的。
張五岳指出,港台、澳台事務不是香港或澳門最終可以自主性的拍板定案,從香港、澳門方面決定暫停駐台經貿文化辦事處後,國台辦也表態支持,北京顯然對這個問題也有些考慮,而北京可能想要表達的是,第一、體現兩岸關係若欠缺政治互信,顯然“維持現狀”是很困難的;第二、只是暫停,並不是撤館,雖然要到重新恢復短期有其困難性,但若兩岸雙方有較好的關係發展,也不代表不會恢復運作;第三、台港、台澳之間的人民交流與權益將受到影響,且也會讓台灣方面駐港機構、駐澳機構功能進一步受到限制。
張五岳分析,港台、澳台辦事處只是暫時性關閉,重點取決於日後的兩岸關係,這也取決於三方面,一是美中關係、二是兩岸政治互信、三是兩岸民間經貿社會交流。美國總統拜登執政後,顯然不像前美國總統特朗普時期有那麼多意外與不確定因素,美中雖然高度競爭、對抗,但危機管控、避免進一步衝突是雙方有共識的,若美中關係能磨合出一套雙方都可理解的穩定方式,相信對兩岸關係也有正面發展。
張五岳認為,未來美中關係少了意外、台灣在疫情後的“憲改”議題上,若沒有對兩岸關係造成不確定因素,且在疫情後兩岸逐步恢復一些民間經貿社會等各式各樣的交流,兩岸關係也不全然是悲觀的。他提及,現在兩岸雙方應該要有面對新情勢發展應該要有新思維,且積極避免誤判、防範意外、危機管控,也進一步避免雙方民意對立加深。
2020年1月至11月台灣出口第一大市場仍為大陸(含香港),台灣對大陸與香港出口1367.4億美元,較前一年同期增168.3億美元,占總出口額43.8%,貿易順差近800億美元,港台、澳台辦事處暫停,會否影響台港、台澳經貿關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