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立陶宛帶動歐盟反中?陳蔚芳:立場難一致
http://www.CRNTT.com   2021-08-13 00:31:35


陳蔚芳。(中評社 資料照)
  中評社台中8月13日電(記者 方敬為)針對立陶宛與台灣互設代表處,有觀察認為,此事宣告中國對歐外交政策受阻,甚至可能帶動歐盟反中的連鎖效應。東海大學政治系副教授陳蔚芳接受中評社訪問表示,確實立陶宛的情況可以顯示出,歐盟對中的不信任感升高,但歐盟畢竟沒有統一的外交政策,且會員國有各自的利益考量,立場難一致,所以要說因此帶動歐盟連鎖反中,過於武斷。

  陳蔚芳,英國杜倫大學(Durham University)政治學博士,東海大學政治學系專任副教授,研究專長包括歐盟政治與制度、歐洲國際關係、區域整合等。

  近來台灣與中東歐國家互動頻繁,一包括即將在立陶宛設立“駐立陶宛台灣代表處”、去年捷克參議院議長訪台,復有立陶宛、斯洛伐克及捷克等相贈疫苗情事,在在挑動北京敏感神經。有觀察認為,此現象代表北京在中東歐推動的17+1平台受阻,恐怕產生反中連鎖效應,甚至波及中歐全面投資協定。

  對此,陳蔚芳向中評社表示,立陶宛、捷克、斯洛伐克等中東歐國家近來對中國的外交政策轉向,確實顯示出,歐盟部分國家對中方的不信任感,另一方面也代表,歐盟對於跟中國的交往,已無法像以往把經貿及政治脫勾,這樣的情況下,的確會對後續中國對歐的外交策略造成挑戰。

  以中歐全面投資協定的進度來看,陳蔚芳表示,去年底雙方促成協定時,本來前景看似順利,但歐洲議會在今年5月卻宣布凍結批准程序,凍結的理由是以涉違反民主、人權為由,她認為,在這個問題上面,如果北京沒有一個很明確針對問題比較友善的回應,未來要恢復很難。

  這也顯示出,歐盟的對中關係在這幾年來發生變化,陳蔚芳指出,一方面是來自內部會員國的壓力,另一方面也來自於中國有比較強硬的對外姿態。所以可以看到,歐盟在經貿問題上面,立場越來越明確,也就是說,經貿跟人權、法治是不會脫鉤的,因為規範跟價值觀是歐盟整個治理體系非常重要的基礎。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