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提到,從兩岸目前的經貿互動來看,200萬台商在陸工作已成現況,民進黨政府上任後,有嘗試祭出誘因鼓吹台商回流,加上近來大陸的投資門檻提高,確實有台商認為赴陸投資無法符合商業利益,部分資金有回流台灣,但事實上,回流台灣的資金仍然有限。
另外一方面反而有更多的台商,早在中國大陸已經形成了幾十年的產業鏈,在如此厚實的產業布局之下,加上北京官方給予台商很多支持,是別的投資環境所沒有的,也造就兩岸貿易關係越趨緊密。
劉燈鐘說,造成兩岸貿易關係升溫,民進黨其實正是推手。現在很多台灣企業的生產模式都是台灣接單、研發,由大陸廠房負責生產,甚至台灣很多企業,到目前為止還是把中國大陸視為一個非常好的投資地,主因在於,北京官方願意用國家的力量提支持跟協助,這是民進黨政府做不到的。
他提到,兩岸畢竟同文同種,北京又願意給台商許多的經濟支持,所以台灣企業主在商言商,評估中國大陸的投資區位優異、官方承諾可以兌現、加碼投資支持,台商仍不會輕易放棄大陸市場。
劉燈鐘說明,因為就現實面來說,台灣目前的投資環境存在許多競爭力不足的問題,比如說產業“五缺”(缺水、缺電、缺地、缺工、缺人才),長期難以解決,蔡政府上任6年都沒能力去克服,無法協助這些企業解決困境,更遑論在國際之間替企業挹注支持。
台灣的企業也非常清楚,所以根雖然留在臺灣,產業不會整個外移出去,可是會縮小規模,不會擴大投資,而廠房、生產鏈都會外移往大陸,因為面對多變且快速的國際商業競爭壓力,台商也必須要不斷的去攝取外界的養分,困在台灣不是辦法,只能透過大陸來實踐產業布局。
劉燈鐘表示,在這樣的一個情況之下,當然,不僅台灣對中國的貿易依存度會越且在未來的態勢還會再更加的深化,不可能如蔡英文所說的,降低對大陸的依賴。如果說,台灣目前的狀況,蔡政府沒有能力把內政或經濟整頓好,克服投資環境不良的問題,後續要期待跟中國大陸在經濟上切割,基本上是空口白話,甚至還會引起更大的反效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