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潘兆民。(中評社 資料照) |
中評社台中12月2日電(記者 方敬為)白宮邀台灣參與12月舉辦的“民主峰會”,排除中國大陸及俄羅斯,引發關注。東海大學通識教育中心教授潘兆民接受中評社訪問表示,拜登辦民主峰會最主要是在形塑圍堵中國的民主陣線,是一種象徵型的動作,邀請台灣只是增加刺激中國的力道,可是蔡英文卻沒有與會,顯然是美方基於一中政策的限制,導致台灣配合演出卻自我矮化,裡外不是人。
潘兆民,政治大學東亞研究所博士,曾任東海大學國際教育合作處副國際長、東海大學就業輔導暨校友聯絡室主任、美國紐約州立大學政治系訪問學者及上海復旦大學訪問學者。
美國預計在今年12月主辦召開首屆線上“民主峰會”,美國國務院23日公布與會者名單,有110國和地區受邀,台灣也在邀請之列,將由駐美代表蕭美琴、“行政院政務委員”唐鳳與會。至於中國大陸、俄羅斯、新加坡等國則未在名單上,普遍認為美舉措意在劍指中國,而時間點就在11月16日中美領袖視訊峰會之後,引起關注。
針對白宮民主峰會的意涵,潘兆民認為,拜登上任以來積極強調重返多邊主義,事實上,這場峰會先前拜登也多次提及,因此判斷這場峰會類似於所謂的“民主陣線大會師”,拜登政府希望藉此再度站上主導所謂“民主國家陣營”的領頭羊,以對抗非民主政體,當然就是劍指中國大陸。
但值得注意的是,潘兆民指出,由於民主峰會的時間點就在美中領袖視訊會談之後,而之前拜登跟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在視訊會談中,多少已有達成相關的默契或者協議,所以白宮在這次峰會的推展過程中,雖然是針對中方,可是也有顧慮北京的感受,沒有違背中美建交的底線原則。
潘兆民說,美國邀請台灣參與民主峰會,可是與會者是由蕭美琴、唐鳳等人代表,較無政治敏感性,這也側面體現出,美國在對台政策上從來沒有轉為戰略清晰化,反而為了與中國維持一定程度的平衡關係,只能夠把戰略模糊的範圍擴大,試探模糊策略的底線,以增加對中談判的槓桿和籌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