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泰廷表示,從上述兩點可以看出來,美國在俄烏危機的盤算,美國當然是希望這場危機能夠和平落幕,尤其是在美國主導西方陣營介入之下,化解俄烏衝突,拜登可以帶領美國重獲國際秩序的話語權,這也跟拜登“重返多邊”的外交政策相符,所以拜登才會在短期內二度與俄國總統普京通話,希望能緩和情勢。
不過,劉泰廷也說,美國這樣的做法卻恐怕弄巧成拙,由於白宮的頻頻示警,反而招來烏克蘭的反感,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出面駁斥美方說法,強調當前情勢平穩,批評西方陣營傳遞相關資訊,只徒增恐慌,更邀約拜登訪問烏克蘭,以實際行動穩定俄烏情勢。白宮對於烏國邀約則未正面回應。
劉泰廷表示,從烏克蘭負面的反應來看,更能證明美國片面放話的舉措,主要還是以自身利益為出發點,國際間更有陰謀論指出,美國即便不希望俄烏邊境爆發戰爭,卻也企圖從中揩油,因為只要俄烏邊境持續緊張,烏克蘭需要跟美國買軍火,華爾街還可以炒作能源期貨,美國可以在政治、經濟上間接獲取紅利,因此拜登政府才要持續營造俄烏邊境緊張氣氛。
劉泰廷認為,美方舉措事實上已在國際間引起疑竇,美國在國際社會的可信度或將因此下滑,倘若各國無法信任美國,接下來美方恐怕會喪失介入穩定俄烏衝突的能力,這樣的前提之下,中國反而則較有機會出面扮演調停者。
劉泰廷進一步說明,中國與俄羅斯先前在北京冬奧開幕前夕舉辦領袖會談,並做出聯合聲明,雖然中國從頭至尾沒有對俄烏邊境危機有正面表態,可是從聯合聲明的內容中可以確信“中俄友好、緊密”,也就是說,中國不必像美國需要有西方陣營支持,就可以單獨跟俄國溝通協調。
有趣的是,劉泰廷指出,歐洲多數國家事實上並不希望俄烏危機擴大成戰爭,因為一旦開戰歐洲大陸首當其衝,歐洲各國面對美國已經不可信的情況下,又要避免戰爭引爆,透過中國擔任橋樑,或許會是有效的選項,中方則可藉此增加對美、對歐的話語權,這會是中國在俄烏邊境問題與美國博弈的一大利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