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12月2日電/第十四屆中國航展上,殲—16、運油—20、C919大型客機、“鯤龍”AG600M輪番登場,展示中國科技實力;天舟五號貨運飛船發射任務取得圓滿成功,兩小時自主快速交會對接創造世界紀錄……近段時間,中國科技事業捷報頻傳,收穫累累碩果,“創新中國”引來世界關注。深入實施科教興國戰略、人才強國戰略、創新驅動發展戰略,中國正不斷開辟發展新領域新賽道,不斷塑造發展新動能新優勢。
人民日報發表該報評論部文章表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教育是基礎,科技是關鍵,人才是根本。黨的二十大報告明確提出“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基礎性、戰略性支撐”,並首次將教育、科技、人才合為一個部分作出部署。我們必須全面理解教育、科技、人才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中的地位作用,深刻認識新時代加快建設教育強國、科技強國、人才強國的歷史使命,準確把握堅持教育優先發展、科技自立自強、人才引領驅動的相互關係。
建成世界上規模最大的教育體系,每年職業院校和高等學校向社會輸送數以千萬計專業技術人才後備力量;全社會研發經費支出從1萬億元增加到2.8萬億元,居世界第二位,研發人員總量居世界首位;基礎研究和原始創新不斷加強,一些關鍵核心技術實現突破,全球創新指數排名上升到第十一位……新時代十年,中國教育、科技、人才事業快速發展,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作出卓越貢獻,為書寫經濟快速發展和社會長期穩定兩大奇跡新篇章奠定堅實基礎。奮進新征程、建功新時代、創造新偉業,必須堅持科技是第一生產力、人才是第一資源、創新是第一動力,更好發揮教育、科技、人才事業的基礎性、戰略性支撐作用。
文章提出,面向未來,要堅持教育優先發展,下好推動黨和國家各項事業發展的重要先手棋。教育是民族振興、社會進步的重要基石。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加快建設教育強國,必須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發展教育,加快建設高質量教育體系,加快推進教育現代化,不斷使教育同黨和國家事業發展要求相適應、同人民群眾期待相契合、同中國綜合國力和國際地位相匹配。
面向未來,要堅持科技自立自強,充分釋放科技這個第一生產力、充分激活創新這個第一動力。科技創新是提高綜合國力的關鍵支撐,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正在重構全球創新版圖、重塑全球經濟結構,我們必須牢牢堅持創新在中國現代化建設全局中的核心地位,牢牢把握建設世界科技強國的戰略目標,努力在原始創新上取得新突破,在重要科技領域實現跨越發展,推動關鍵核心技術自主可控。加強科技基礎能力建設是一項長期性、系統性工程,離不開進一步健全新型舉國體制,深化科技體制改革,培育創新文化,弘揚科學家精神,努力形成具有全球競爭力的開放創新生態。
面向未來,要堅持人才引領驅動,把各方面優秀人才集聚到黨和人民事業中來。培養造就大批德才兼備的高素質人才,是國家和民族長遠發展大計。人才是實現民族振興、贏得國際競爭主動的戰略資源,硬實力、軟實力,歸根到底要靠人才實力。功以才成,業由才廣。必須堅持黨管人才原則,堅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經濟主戰場、面向國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深入實施新時代人才強國戰略,全方位培養、引進、用好人才,加快建設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創新高地,為2035年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提供人才支撐,為2050年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奠定人才基礎。
黨的二十大報告將“建成教育強國、科技強國、人才強國”納入2035年中國發展的總體目標。這是波瀾壯闊的征途,這是萬馬奔騰的時代。加快建設教育強國、科技強國、人才強國,我們一定能為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凝聚強大動力、提供強大支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