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10月17日電/據經濟參考報報導,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審議通過的《中共中央關於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決定》提出“推動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融合發展”。科技創新是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的內在要求,產業創新是加快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的基本要求,二者的融合發展是加快培育發展新質生產力,以高質量發展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建設的關鍵發力點,具有鮮明的時代價值。
推動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深度融合的意義
一是有助於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建設科技強國,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是應對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主動適應國際環境變化,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實現高質量發展的重大戰略選擇。科技自立意味著要實現產業鏈供應鏈自主可控,科技自強意味著要塑造國家創新體系的競爭新優勢。推動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深度融合,既包含科技創新成果有效轉化,并獲得產業領域的競爭新優勢;又包括產業領域的創新實踐反饋到科技領域,推動科技創新的進一步自主發展,從而能從科技和產業兩個領域實現更高層級、更高水平上的科技自立自強。
二是有助於建設具備完整性、先進性、安全性的現代化產業體系。現代化強國建設,必須有完整、先進、安全的現代化產業體系作為堅實物質基礎。我國是擁有全部工業門類的制造業大國,產業體系較為完整,但仍在一些細分行業存在弱項和短板,推動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深度融合,能快速找到這些產業弱項中的技術短板,并有效推動對關鍵核心技術壁壘的協同攻關,不僅健全了產業門類項目的完整性,也提升了企業制造工藝的先進性水平。在當前錯綜複雜的國際環境下,推動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深度融合,在促進產業鏈和創新鏈雙鏈耦合的同時,也從產業鏈和供應鏈等環節提升了我國現代化產業體系的韌性和安全性。
三是有助於發展新質生產力。新質生產力是符合新發展理念的先進生產力,最大的特征就是創新,是我國搶占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制高點的關鍵。推動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深度融合,對發展新質生產力的助力作用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方面是通過培育壯大新興產業,布局建設未來產業,能充分發揮一些顛覆性技術和前沿技術創新對產業創新的引領作用,展現新質生產力的高科技、高質量發展特征;另一方面是通過新一代信息技術、智能制造技術、綠色低碳技術來改造提升傳統產業,能有效發揮科技創新對產業轉型的推動作用,促進傳統產業向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融合發展,展現新質生產力的高效能、高質量發展特征。
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深度融合的實踐路徑
<nextpage>
推動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深度融合,必須引導和鼓勵領軍企業、科研機構分別進入傳統上由對方主導的領域和環節,徹底打通科技強、產業強、經濟強的通道。
首先,發揮科技領軍企業在科技創新成果供給環節的作用。充足的高質量科技創新成果供給是融合的基礎和條件。在從0到1的原始創新環節,要充分發揮新型舉國體制優勢,加強戰略規劃和統籌協調,鼓勵科技領軍企業積極參與由國家實驗室、國家科研機構和高水平研究型大學主導的國家戰略性、基礎性底層技術原始創新項目攻關。在1+N的技術創新環節,要聚焦重要產業鏈供應鏈的自主安全可控,引導領軍企業與各類相關科研結構展開目標明確的問題導向型項目聯合攻關,吸收中小企業和民營企業參與充實市場導向型科技創新成果的協同攻關。同時,要持續增強企業創新動力,建立健全正向激勵領軍企業主動創新機制,完善市場反向倒逼中小企業和民營企業投入創新的機制。要充分發揮領軍企業作為市場導向型科技攻關項目出題者的作用,統籌相關院校和科研機構組成創新聯合體,推動產學研融通創新。
其次,發揮各類科研機構在產業創新實踐領域的作用。廣泛的場景應用和自主的產業生態是融合的目標和價值所在。一是產業門類齊全、超大規模市場是我國產業創新的基礎和優勢,也是充分發揮各類科研力量貫通全鏈條,要聚焦重點環節,找准關鍵核心技術的薄弱節點,展開科技創新的重要領域,在加快解決“卡脖子”問題的同時,有力保障產業鏈供應鏈自主安全可控。二是培育戰略性新興產業和未來產業。僅僅有高質量的科技成果供給是不够的,必須在產業化環節繼續推動各類科研力量的投入,適應新興產業早期的技術快速迭代周期和脆弱的產業萌芽初期,通過探索新的市場需求和商業模式,推動新興產業盡早邁入主導產業生命期,培育未來產業競爭新優勢。三是推動傳統產業改造升級,唯有通過科技創新全面賦能,才能催生新動能,實現產業鏈價值鏈升級。通過科技創新賦能制造設備和生產工藝,鍛造傳統產業的優勢領域,助力其向高端化升級;通過數智化和網絡化改造,提高產品和管理的精准性和協同性,推動傳統產業向智能化升級;通過綠色科技創新技術的應用,推動傳統產業向“綠色、低碳、循環”轉型。
最後,暢通科技創新成果向產業創新實踐的轉移轉化通道。暢通高效的科技成果轉移轉化通道,是融合的橋梁和轉化成功的關鍵所在。一要加快建設和完善國家技術轉移體系。一方面要建立和完善現有樞紐型技術交易網絡平台,為各類科研機構、產業企業、市場資金等要素提供競爭有序的便捷交易平台;另一方面要加快培育和發展技術交易市場活力,引導科技成果有序流動、高效配置,完善區域性和行業性技術交易市場與全國交易市場的聯通性。二要完善支持成果轉化的政策環境和服務體系。加強知識產權保護,完善適應新經濟新模式的知識產權司法保護機制,強化對技術轉移過程中商業秘密的法律保護。持續完善科技成果轉化激勵政策,適時擴大賦予科研人員職務科技成果所有權或長期使用權產權激勵試點。完善技術轉移服務規範,構建高效、專業、可靠的創新中介服務體系,提升技術轉移服務水平。三要做好科技金融這篇大文章。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都離不開金融支持,尤其在科技成果的轉化環節。要鼓勵銀行業金融機構根據科技成果向產業轉化的不同環節提供知識產權、股權質押等金融服務。充分發揮資本市場作用,在專項債務融資、創業股權投資等領域優化融資服務機制,創新支持科技成果轉化的體制機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