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農產品銷陸失關稅優惠 楊坤鋒:損失難彌補
http://www.CRNTT.com   2024-09-21 00:29:09


台芒果等34項農漁產品銷陸將恢復關稅。(中評社 資料照)
 
  他提到,由於農業有很大的“乘數”效果,也就是說,一個從農工作人員,其周遭親戚、子女和朋友的乘數效果會擴散,一個農民的損失可能會造成許多人的損失,因此農業相當於政治,所以每個國家都非常注重農業。

  楊坤鋒表示,民進黨執政以來,對大陸採取對抗路線,導致兩岸經貿被波及,然而在農業區塊,台灣當局卻一直無法真正脫離大陸市場,即使民進黨執政以來,積極推動分散外銷市場,可是陸港澳的市場占比仍然名列前茅。根據農業部農產品貿易統計數據,雖然生鮮果品確實以銷往日本為大宗,但整體農產品外銷,仍以陸港澳為主要市場,去(2023)年銷往陸港澳的占比高達20.8%,依序為美國18.4%、日本14.7%、越南6.1%、泰國5.4%。

  他指出,上述現象代表農產品貿易有難以突破的結構性困境,由於農產品不耐久放,長途運輸勢必要增加更多輸送成本,拖累產品價格競爭力,所以大陸市場一直是台灣農產外銷的首選,如今大陸開始逐漸取消台灣農產品進口關稅減免,這20%的外銷量,是否如台官方所言,能夠有效轉移他處?有待商榷。

  楊坤鋒說明,台灣的農產品外銷,以國際貿易條件來看,無論是出口到日本、韓國或者東南亞,運輸成本一定會增加,產品到當地市場,競爭力自然就會下降。此外,台灣的農產品與東南亞的產品同質性太高,南向幾乎沒有生存的空間,日、韓對台也只有特定品項有需求,否則為何政府努力多時,仍無法反映整體銷量占比?更遑論遙遠歐美市場的運輸成本,台灣農產品根本沒競爭力。

  因此,楊坤鋒認為,台灣無法完全分散掉大陸市場的損失,解決之道還是經營兩岸關係,若台當局仍要持續採取對抗路線,對農業貿易的衝擊只會越大。他也建議,政府面對相關困境,應思考輔導農民產業升級、轉型,透過加工附加農產價值,有助發展外銷。

  楊坤鋒利用今年暑假去雲林縣考察,他指出,當地農民都很有想法,例如有鳳梨農希望生產的鳳梨能做成加工品,例如製作鳳梨酵素、鳳梨果汁等,但光是設備投資的成本就吃不消,因為整個生產線的建置,動輒新台幣數千萬元甚至億元,沒有政府協助,農民根本做不到,這點也凸顯出台灣農業主管機關過於短視近利,每次出事就是補貼、收購,卻從沒想過將錢投入在根本的產業轉型與升級,治標不治本,令人遺憾。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