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煥程指出,某些解讀稱,賴的論述調整有高度戰略意圖,甚至有些人覺得背後有美國因素,但他更偏向認為,只是單純的為了其是否順利連任為考量。確實,賴清德論述“中華民國”可能降低所謂的“台獨”爭議,但其談話本質還是在切割兩岸,還是強調“兩國論”,根本無助緩和台海緊張,顯然,賴清德並不把美國的關切擺在首位,同樣也不把台海風險看在眼裡。
他說,賴清德所作所為,就是為了擴大支持光譜,從政治上來說,的確是十分“務實”的作法,民進黨自2016年重回執政後,已經清楚瞭解,在國際政治現實下,對內用“台灣”兩個字,可以鞏固泛綠支持者,激化“抗中保台”的政治宣傳動員目的。對外“中華民國”仍是當下唯一,能夠合理使用的“政治默契”稱呼,在“中華民國憲法”的架構下,與對岸之間,尚可以保留一個交涉空間。
曾煥程表示,賴清德因為執政了,所以妥協了,不再高喊“台獨建國”,而是主張“台灣就是‘中華民國’”,同時為了要繼續執政,就得更用力宣示,畢竟賴2024大選只拿到了民進黨基本盤40%選票,為了2028延續政權,必須設法爭取中間選民的回流。所以“務實的‘台獨’工作者”賴清德,高喊“中華民國”113年,在台灣生根75年,不是說給美國聽,也不是說給對岸聽,所訴諸的對象其實是內部選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