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瀾昌指出,香港政府亟需補救港珠澳大橋冷清的現狀,縱使排除疫情的因素,正常通車的港珠澳大橋通車量亦“慘不忍睹”。現在港珠澳大橋在屯門至赤鱲角建起了北面連接路,能夠直接到達蛇口,建議香港政府在這條路上專門開闢全封閉的車道,收取過路費,使珠江兩岸的內地車輛過橋時不需要進關和出關,讓過橋流程便利化。這其實就盤活了港珠澳大橋,但香港政府遲遲未決定,動作蝸行牛步,還處於一種落後保守的思維方式,老是“約束”自身,既不方便自己也不方便別人,讓好端端的港珠澳大橋成為“大白象”。
劉瀾昌繼指,相較歐盟一體化,15個國家的車輛自由來往,極為便利,兩地車牌的限制使得多數香港的車輛亦不能使用港珠澳大橋。為什麼在“一國兩制”下,大橋上還有許多的關卡束縛自身?改革開放以來,香港車輛到內地去貨運的障礙已經克服,其它的技術性問題同樣不難解決,香港政府其實有著非常大的空間去盤活港珠澳大橋。
劉瀾昌強調,粵港澳大灣區關鍵核心點在於“互聯互通”,解決港珠澳大橋問題的關鍵來自香港,同時內地也要齊心協力、攜手並進。香港方面應思考如何讓大橋“電子化”,讓香港、廣東兩地的檢驗單位合併,使過橋收費等環節便利、高效。現在深中通道正在快馬加鞭的建造,預計於2023年建成,屆時將進一步溝通珠江兩岸。但內地還想要在深中通道和港珠澳大橋中間再建一座橋,不如在港珠澳大橋的香港人工島上造一座引橋,把大橋調整為“雙Y”結構,相對於重新再修一座大橋來說,更加省時省力,達到現有資源高效利用。兩地當局應同時秉持著進取之心,未雨綢繆,共同解決港珠澳大橋的一系列問題。
保守等待,任由時間蹉跎的態度已經不能適應如今百年之大變局的形勢。港府應秉持開放理念,以大灣區為切入點,把握國家沿海大動脈,立足於國家視野,加速解決港珠澳大橋現存難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