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10月5日電/據人民網報道,作為粵港澳大灣區中心城市之一,廣州堅持改革開放不動搖,緊緊抓住粵港澳大灣區和深圳先行示範區“雙區”建設重大機遇,千方百計催生經濟新動能,著力做強城市更新、人工智能與數字經濟“雙引擎”,服務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
向城市更新要發展空間
今年以來,廣州充分發揮一線城市優勢,積極挖掘城市更新的內需空間。
截至8月底,全市共改造272個城中村,盤活存量用地約42平方公里,新增公共服務設施及配套1.5萬個、286萬平方米,新增綠化面積510萬平方米。與此同時,盤活存量低效舊廠房,增加經營性用地14平方公里、建築面積3020萬平方米,完成固定資產投資2267億元,為產業轉型升級騰出更多發展空間。
“廣州綠肺”白雲山,也在還綠於民、還景於民工程中更加亮麗。每天都來山里散步的蘇阿姨說,“這裡的變化真是大,聽說光是違建就拆了50多萬平方米。”
“我們堅持優化城鄉生產、生活、生態空間,促進產業升級、拓展發展空間、提升城鄉品質、增進民生福祉,實現經濟效益、社會效益、生態效益深度融合,努力探索一條老城市煥發新活力的有效路徑。”廣東省委常委、廣州市委書記張碩輔說。
按下“加速鍵”,駛入“快車道”。黃埔區、廣州開發區力爭到後年底完成66個重點舊村改造項目的簽約拆遷。這些項目聚焦黃埔港、廣州科學城、中新廣州知識城三大片區,將推動形成北、中、南三大片區特色鮮明、優勢互補、聯動發展的創新空間新格局。
向數字經濟要發展動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