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本地角度、短線而言,經濟真的難有好表現,今年估計全年會有負增長。我們剛派發的消費券,對於表現疲弱的零售市道,發揮了一定程度的支撐作用。而有效管控疫情,在風險可控下最大程度地讓經濟恢復動力,更是關鍵所在。現時,香港正處於第五波疫情緩和階段,環球市場已恢復頻繁的人員往還。香港如何妥善管理這個階段的進程,關乎到經濟恢復的速度及力度,亦關乎香港在國際市場上的競爭力。本屆特區政府自上任以來,本著科學和實證為本、精準防疫的原則,務求以最小的代價,最大程度推動經濟復常與對外往還。我們將會繼續穩步推進,帶領香港走出疫情下的逆境。
中、長期而言,有幾條主線構築成未來大格局的根本狀況,也勾劃了香港所面對的挑戰與機遇。
第一,保護主義抬頭,先進經濟體普遍出現去全球化和去區域化,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更對我國的和平崛起感到不安,蓄意遏制,可能出現兩極化的世界。有些人或許認為,資本主義和社會主義意識形態是其中主要分冶,但更加根本的也許是利益之爭。
第二,全球經濟重心西向東移,我們國家的經濟總體向好,這個中長期趨勢並沒有改變。國家自改革開放以來,經濟平均年增速超過百分之九,如今已是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佔全球經濟總量超過百分之18。國家的穩定繁榮發展就是香港未來發展的最堅實後盾。另一方面,發展中的亞洲亦旭日初升,生氣勃勃。舉例而言,東盟十國過去多年經濟增長非常迅速,成為世界第五大經濟體,預計到二○三○年或之前,會成為第四大經濟體。未來的亞洲將會更舉足輕重,我們身為亞洲的一員,亦與區內國家關係密切,正站在歷史發展有利的一方。
第三,“一國兩制”是我國治理體系的制度優勢,也讓香港有著獨特地位和獨特優勢。“一國”之內,香港有著國家的堅實支持和幫助,也受惠於更直接且全面地參與內地龐大市場發展;“兩制”之便,讓香港繼續實行資本主義制度,保留普通法系統和司法獨立,維持高度自由開放,以及與國際接軌的營商環境,成為國家連接世界獨特的橋樑、窗口和平台。
第四,科技創新及應用,將更深入地改變更多商業模式、企業及消費者的行為。數字化經濟正為我們的生活帶來根本性的變革,從電子支付到物聯網,從人工智能到大數據應用,這些發展正在重新塑造我們的衣、食、住、行等各方面。緊貼、掌握及更好地發揮科技帶來的力量和優勢,將會是未來經濟開創新增長空間的關鍵力量之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