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位於俄羅斯薩別塔的中俄亞馬爾項目第二條生產線(新華社發) |
中評社香港10月29日電/雖然基礎設施投資最受關注,但“一帶一路”的內涵遠不止這些。它還包括央行貨幣互換、接入中國的衛星和海底光纜網絡、學生交流和自由貿易協定等。
《日本經濟新聞》網站10月26日發表英國伊諾多經濟公司首席經濟學家戴安娜•喬伊利瓦與該公司銀行與金融市場分析師丁尼•麥克馬洪合寫的文章《“一帶一路”下一個篇章事關人民幣》,文章說,所有這些都可以在沒有人民幣國際化的情況下發生,但真正把其他國家納入中國經濟軌道則需要金融融合。只有各國開始更廣泛地使用人民幣,金融融合才有可能實現。
自“一帶一路”啓動以來,中國官員一直在談論該倡議如何推動人民幣國際化。
鑒於“一帶一路”沿綫國家對新基礎設施的需求巨大而融資來源有限,中國以任何形式提供的資金都會受到歡迎。
如果“一帶一路”繼續成為中國的重點外交政策倡議,那麼用美元給“一帶一路”項目提供資金是不可持續的。
如果“一帶一路”相關國家願意接受人民幣,中國就可以自由地圍繞項目部署資源,而不必擔心美元可用性、美聯儲的貨幣政策決定以及華盛頓的監督。
中國如何實現這一目標?出發點將是除了建設基礎設施外,更重視建造工廠和加工廠。
迄今為止最引人注目的事例發生在2016年。當時中國國家開發銀行和中國進出口銀行為俄羅斯西伯利亞西北部亞馬爾半島液化天然氣項目提供了信貸支持。
於是,人民幣被用來向中國制造商支付購買建造海上天然氣項目所需組件的費用。2021年4月,擁有亞馬爾項目多數股權的俄羅斯天然氣公司諾瓦泰克公司的董事長說,該公司出售部分液化天然氣時計劃以人民幣進行交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