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港區人大代表朱立威。(圖片由受訪者提供) |
除了中西文化的衝擊,特區政府的司法制度、金融巿場及公司制度較有規模,更容易與海外接軌,再結合內地及海外龐大的巿場,粵港澳大灣區的文化產業再在世界巿場佔一席位,未來可期。
中評社記者:“十四五”規劃明確支持推動大灣區內文化產業發展,並支持香港成為電影電視博覽樞紐。您認為如何利用好這個平台,用文創作品向世界講好香港故事?
朱立威:我建議兩地政府在此方向上可以考慮成立一個啟動資金計劃,合作發掘有潛質的項目,既能弘揚我國的文化,評審並找出對海外巿場有一定吸引力的項目,予以資助。
同時,亦建議特區政府為北上的創業團隊進行前置化的綜合培訓,運用線下結合線上的授課或互動方式,在政府網站提供創業支援:提供在內地經常使用法律文件的擬稿樣本,例如勞務合同、租房合同、投資協議、版權協議等。
我相信啟動資金利能便創作人踏出第一步,同時提供更多支援措施,能鼓勵更多人用文創作品說好香港故事。
中評社記者:香港文化產業底蘊濃厚,不少歌曲、電影都在世界上有不少的影響力,但受到本土市場較少的影響,文創產業人士出現了斷層的現象,您認為如何鼓勵更多的年輕人投入到文創產業中來?
朱立威:我會向大家舉出一個例子。
香港青年藝術家鄧卓越是一個土生土長的香港人,近年因配偶工作關係一同前往深圳,並於當地創業,她與先生現正營運3間店舖及網上文化創意平台。到深圳發展後,鄧卓越把她筆下的A Shoppin’Baby重新注入中國56個民族元素,創作成一個全新系列的IP。更令人鼓舞的是,這套由香港人創造的民族系列IP,正計劃搬上銀幕。讓世人有機會得悉中國各個傳統民族的故事,瞭解到中國是一個包容性極強的民族,而成品將會出海,面向全球。鄧卓越也將親身探訪各個民族,聯合國內外藝術家發掘他們的文化元素,利用視頻影片、展覽等表達方式將各個民族的文化和傳統工藝展示出來,並讓大眾可以親身體驗傳統工藝的製作手法。這機遇是以深圳為起步點,因其掌握全國的網路;而香港則掌握文化潮流的前端,香港人就是說故事的人。這是其中一個香港藝術家返內地創業的親身經歷。我認為要更多的做好推廣,讓更多香港年輕人知道大灣區市場的潛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