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香港特區立法會18日召開大會(中評社 盧哲攝) |
中評社香港5月19日電(記者 盧哲)國務院辦公廳在去年年底發出的《關於全面加強新時代語言文字工作的意見》中提出,普通話在全國的普及率到2025年達到85%的目標。香港有議員對現時香港公務員的普通話水平表示關注。特區政府公務員事務局局長聶德權表示,香港公務員需通曉兩文三語,其語文能力(包括普通話的能力)會反映在有關人員的工作表現上,而工作表現是晉升選拔的重要考慮因素。
香港特區立法會18日舉行大會。經民聯立法會議員、鄉議局主席劉業強提出書面質詢表示,國務院辦公廳在去年年底發出的《關於全面加強新時代語言文字工作的意見》中提出,普通話在全國的普及率到二○二五年達到85%的目標。而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曾表示,其目標是培養中英兼擅,能操廣東話、普通話和英語的公務員。因此關注特區政府公務員的普通話水平。希望了解每年政府為公務員提供的普通話培訓課程數目、如何評估現時公務員的普通話水平、會否將公務員參加普通話培訓及經評核的普通話水平納入公務員升遷的考慮因素。
公務員事務局局長聶德權在書面答覆中表示,中文和英文同是香港的法定語文。政府的政策是維持一支通曉兩文(即中文和英文)三語(即廣東話、普通話和英語)的公務員隊伍,確保他們在處理公務時能與市民有效溝通。各部門/職系首長會按其轄下公務員職系的工作需要,在有關職系的入職條件中訂明適當的中英文語文(包括普通話)能力要求。
聶德權說,由一九九八年開始,普通話科已是香港小學至初中的必修科目之一,規定由達到普通話語文能力要求的教師任教。根據整體觀察,近年公務員在入職時運用普通話的能力一般已具一定水平。個別部門/職系在招聘公務員時亦會因應其運作需要,自行訂定合適的方法評估申請人能否達到相關職系所要求的普通話水平,例如在遴選面試當中要求申請人以普通話作答,或要求申請人須在指定普通話能力評核測試中取得特定成績。
同時,公務員事務局轄下公務員學院(學院)繼續致力推動公務員的普通話培訓,協助他們不斷提升運用普通話的能力。根據不同人員的需要,學院為公務員提供的培訓涵蓋不同程度的課程,包括基礎培訓、進階課程、精修課程,以及提升客戶服務和會面交流技巧的課程。學院亦不時舉辦普通話專題講座,內容涵蓋粵普對照、表達技巧訓練、提升普通話水平的方法,以及工作實務應用。學院在培訓中亦加入有關內地社會發展的主題,例如介紹內地城市生活的新事物和話題,以及常用詞匯的粵普差異。此外,學院亦為公務員提供豐富的網上學習資源,內容圍繞語音辨正、粵普異同、熱點詞語、公務場合常用語句及對話交流等。
聶德權表示,過去五年(2017年至2021年),公務員事務局舉辦的普通話培訓課程及講座接近500場,參加學員共約13000人次。課程獲評為“優”或“良”的比例達95%。除了由公務員學院提供的培訓,個別部門/職系亦會因應其運作需要及員工的普通話水平,為員工提供普通話培訓,以配合運作需要。
在現行的工作表現評核機制下,公務員(特別是學位或專業程度職系的人員)在工作中運用普通話的能力是受評核項目之一。受評人在評核期內取得的語文資格及參加培訓課程的資料,亦會記錄在評核報告。評核人員亦會就受評人的培訓需要(包括語文培訓)提出建議。
公務員的晉升,是根據《公務員事務規例》所訂的準則,包括有關人員的品格、能力(包括工作表現和潛質)、經驗及晉升職位所需的資歷,並經晉升選拔委員會進行遴選和作出推薦,挑選最優秀和最合適的人員填補晉升職級的職位。公務員的語文能力(包括普通話的能力)會反映在有關人員的工作表現上,而工作表現是晉升選拔的重要考慮因素。
聶德權表示,公務員事務局會繼續加強對公務員的普通話培訓,推動同事積極參與培訓課程和善用網上資源持續學習,以提升整體公務員隊伍運用普通話的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