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經濟日報》發表社評《加針開學減重症 安全寬限促復常》指出,疫情當前無疑持續回升,但當局仍要精準抗疫,致力爭取安全放寬限制,促成社會復常。
社評說,環球逐漸復常下,港人愈見抗疫疲勞,當局早前實施出席宴會需先行快測的措施,已出現民情反彈。按照精準控疫原則,相比確診總數,港府更要聚焦重症和死亡案例,尤應以縮短豁免期催穀長者加針,以及上門接種復必泰為頂頭急務。只要老幼弱小有合理重症屏障,大多數市民都應及早獲解除不必要的防疫限制,繼續在校園、職場以至整個社區,邁向復常。
香港《大公報》發表社評《提高接種率是上學安全的前提》表示,市民非常關心開學後的校園防疫問題,但也沒有人希望“走回頭路”,再以網課替代面授,如何才能做到開學與安全兩不誤?答案是提高疫苗接種率。
社評表示,由於疫苗研發總是落在病毒變化的後面,導致變異病毒有逃逸能力,打了針仍有機會感染,這是客觀事實,但另一方面,打疫苗可有效防止重症和降低死亡率。同樣是中招,有沒有疫苗保護,後果大不同。即使染疫也不至於致命,不再那麼可怕,這就是疫苗的作用。雖然打針存在副作用,但與不設防致重症的風險相比,不可同日而語。
社評指出,不少市民羨慕新加坡走“與病毒共存”之路,現在室內也不必戴口罩。然而,新加坡的“共存”是有條件的,那就是新加坡人積極配合政府抗疫措施,接種率非常高,長者完整接種率今年初已達九成四以上,五歲以上兒童打齊兩針的也接近八成,饒是如此,該國近日宣佈為兒童接種疫苗添加劑。正由於新加坡接種率高,重症率和死亡率低,這是其處變不驚的底氣所在。相比之下,香港“一老一幼”的接種率一直較低,幼兒接種率目前祗有一成一,這是香港抗疫最大的軟肋所在。俗語有雲:“如欲無悔先修己,各有前因莫羨人”。香港在抗疫方面的“修己”,就是做好防疫抗疫工作,特區政府盡一切努力提高接種率,市民積極配合,兩者缺一不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