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評表示,香港擁有世界一流的科研基礎,深圳擁有完備的製造產業鏈優勢,此次規劃在“一國兩制”、“一園兩區”的基礎上,對河套合作區的空間布局、產業布局進行科學合理的部署,當中提出“建設具有國際競爭力的產業中試轉化基地”,支持創新要素在深港兩地便利流動,在人、財、物、數據及配套方面實現全鏈條協同支持,讓科研成果加速轉化,讓河套合作區充分發揮獨特優勢,匯聚全球創新資源,營造鼓勵創新發展的優良軟硬環境。規劃提出的深港創新合作目標清晰、方向明確,特區政府應該加強高層統籌,大膽創新,以只爭朝夕的迫切感和責任感與深圳協同落實好規劃。
社評提出,首先,特區政府要運用好河套合作區港深創新及科技園發展聯合專責小組的協作機制,主動就全面精準落實規劃,加強與深圳的統籌對接,充分發揮港深作為特別行政區和經濟特區的雙重制度優勢,實現優勢互補、取長補短、協同發展。其次,要全力推動合作區制度創新,著重圍繞難點、痛點、落後點,掃除制約深港協同創新的障礙,包括實現合作區的法制、稅制、科研管理體制、園區管理體制的趨同化建設,進一步暢通人流、物流、資金流、信息流,加強跨境創新合作的無縫對接和高效協作。第三,當前,北部都會區已經成為香港發展的重點規劃,河套合作區又是北部都會區規劃的先導和重中之重,特區政府更要把河套合作區創新發展、產研學融合發展,與北部都會區規劃乃至提升本港競爭力的大局充分結合,做好布局謀篇,為河套合作區擴容提質作好前瞻性規劃,確保政策、資源到位,為科研創新、產業升級提供高質量的支援,在河套合作區帶動下,把北部都會區建設成為促進深港合作、科研成果轉化、產業升級的新引擎。
香港《大公報》發表社評《跳出河套看河套 把握使命和機遇》表示,國務院印發《河套深港科技創新合作區深圳園區發展規劃》,要求高質量、高標準、高水平推進深圳園區建設,積極主動和香港園區協同發展。2025年要基本建立深港科技創新協同機制,2035年要建成世界級的科研樞紐。《規劃》是對香港發展的重大政策支持,各界要“跳出河套看河套”,結合我國構建新發展格局的大背景,深刻理解國家賦予香港的使命,用好歷史機遇,與深圳攜手合作,努力將河套區建成大灣區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引擎。
社評表示,河套合作區有深港兩個園區,建立協同機制是兩地更好合作的前提。《規劃》要求在2025年基本建立協同機制,時間緊迫,須全力推進。應當看到,兩地在合作區發展方面取得良好進展。社評說,事實上,規劃中提出的一些項目需要立即著手籌劃,做好對接工作。譬如皇崗口岸完成重建後,實現運轉高效的通關查驗模式創新,這意味著“一地兩檢”模式將在皇崗口岸率先落實;又如實現創新要素跨境自由有序流動,意味著人員、資金、設備、信息等科研要素的跨境流動將獲得進一步拆墻鬆綁。說到底,推動科技創新首先是制度創新,是管治理念上的與時俱進,一切妨礙科技創新發展的條條框框,該改革的就要改革,該打破的就要打破。
社評表示,《規劃》雖然強調的是對深圳園區的要求,其實也是對香港的大力支持和要求;提及的是河套區的發展,但著眼的卻是整個大灣區的建設。香港各界要從《規劃》中看到整個國家發展的總體要求,更要看到香港肩負的責任和機遇,真正全力以赴,推動香港進一步融入國家發展大局,更好地以己之所長,貢獻國家之所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