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香港特區行政長官李家超(中評社 段曉魯攝) |
事實上,過去就有不少來自亞洲、歐洲、美洲等世界各地的外國公司受惠於二○○三年簽署的CEPA,在香港設立公司後,利用它進入內地市場,例如他們在港生產的貨物進口內地時省卻大量關稅,或獲得內地的牌照提供服務,當中涉及金融、電信、法律、工程、塑膠製品等不同行業。
多年來,CEPA不論在貨物貿易或服務貿易,都提升了香港的競爭力,為香港帶來實實在在的龐大經濟效益。自CEPA生效以來,內地和香港之間的(貨物)貿易總額不斷增長;外來投資者在香港成立地區總部和辦事處的數目,增加六成七。
截至上月底,有近2000家企業根據CEPA獲批准成為香港服務提供者,共簽發3400多張《香港服務提供者證明書》。香港批出的CEPA原產地證書累積超過25萬份,涉及總離岸貨值接近1,600億港元。
截至今年八月底,CEPA原產地證書涵蓋的通關貨物涉及關稅優惠超過100億元人民幣。內地在160個服務貿易部門當中,已有153個向香港開放,佔比超過九成半。
我很高興過去幾日聽到社會各界持份者,包括主要商會、立法會議員,以及不同服務行業的代表都對簽訂新協議表示歡迎。
新修訂協議將於明年三月一日實施,政府會做好落實工作,各政策局和部門會做好解說和推廣,協助業界用好修訂協議的優惠措施。
另外,我在明日(十月十六日)會發表就任後第三份《施政報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