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5月17日電/近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開會議,充分肯定今年以來我國經濟取得來之不易的成績,深入分析做好當前經濟工作面臨的挑戰,強調要有效管控重點風險,守住不發生系統性風險底線,要防止各類“黑天鵝”“灰犀牛”事件發生。在房地產行業發展問題上,重申“要堅持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定位”,要求“支持各地從當地實際出發完善房地產政策,支持剛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同時“優化商品房預售資金監管,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這是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實施房地產市場調控的根本要求,各地區各部門必須全面、準確把握好政策精神,必須因地制宜落實好具體部署。
住房問題事關廣大群眾的切身利益,也直接關係到金融風險和經濟安全問題。一方面,近年來我國住房發展取得了巨大成就,2019年城鎮居民人均住房建築面積達到39.8平方米, 2億多困難群眾改善了住房條件,穩地價、穩房價、穩預期成效明顯。另一方面,房地產行業上下游面廣量大,不僅與金融信貸、稅費收入等直接聯繫,還與家電、家具、裝修、汽車等消費領域密切相關,極易形成共振效應。正因此,保持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是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美好生活需要的重要手段,是我們著力穩定宏觀經濟大盤的重要抓手,是頂住新的下行壓力、防範化解重大風險的重要支撐。
當前,住房問題的複雜性主要在於地區間的差異度高,有的特大城市供需失衡,得上職住不平衡等“大城市病”,有的中小城市規劃過於超前,出現嚴重空置。對此,調控政策上不能簡單“一刀切”,必須堅持系統思維,必須因城施策、因地制宜,鼓勵各地從實際情況出發完善政策。而政策的完善同樣要堅持系統思維,必須充分考慮到不同社會群體的不同情況,有針對性地滿足群眾的剛性、改善性需求,把尊重市場規律和滿足群眾需求有機結合好。要看到,隨著合理需求的釋放,房地產及其相關行業對經濟增長將起到重要的帶動作用,對包括智慧城市建設等在內的經濟結構的優化作用也會不斷展現出來。
要強調的是,對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的要求中,“平穩”和“健康”始終在“發展”之前。如果離開穩地價、穩房價、穩預期的要求,就必然背離“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定位,甚至重蹈房價上漲過快的覆轍,極容易對民生和經濟造成二次傷害、放大風險隱患。穩妥把握“住”和“不炒”的關係,首先要明白“住”是更加突出商品房使用價值的消費屬性,是運用市場無形之手更好滿足群眾居住需求;“不炒”則是淡化、規避商品房淪為金融品的投資屬性,是要求善用政府有形之手防範化解風險,比如預售資金監管、購房者權益保護、開發企業穩健經營引導等,從而讓商品住房真正回歸到商品本位。
努力實現全年經濟社會發展預期目標,我們要繼續堅持推動高質量發展,不斷滿足剛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加快完善住房制度,更加精准實施房地產市場調控,更加穩妥實施房地產長效機制,更好發揮消費基礎性作用,保持經濟運行在合理區間,讓人民群眾住得更安心、舒心。
來源:人民網 作者:井橋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