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5月15日電/據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網站報導,三明市清流縣農業農村局黨組成員、副局長劉志強違規干預插手掛包村工程建設項目問題;武夷山市上梅鄉金竹村黨支部原副書記王勝元騙取脫貧戶錢款問題……近日,福建通報5起鄉村振興領域不正之風和腐敗問題典型案例,釋放出對動鄉村振興“奶酪”者零容忍的強烈信號。
鄉村振興建設政策多、項目多、資金多,容易招來“蠅貪”“蟻腐”。隨著鄉村振興不斷推進,各地不斷加大人、財、物投入。一些別有用心者就此動起歪心思、打起小算盤,把“黑手”伸向鄉村振興領域。有的貪污侵占、截留挪用,利用經手的惠農資金、涉農補貼中飽私囊;有的利用職務便利,把村集體“三資”當成“搖錢樹”,幹起利益輸送、“暗度陳倉”的勾當;有的熱衷於搞華而不實的形式主義、形象工程,在美麗鄉村建設中造“盆景”、搞“一刀切”……鄉村振興領域不正之風和腐敗問題,不僅影響政策落實、貽誤黨和國家事業發展,還嚴重損害群眾切身利益,啃食群眾獲得感幸福感。
對覬覦鄉村振興“奶酪”的“蠅貪”“蟻腐”,必須嚴肅查處、堅決懲治。二十屆中央紀委二次全會強調,積極開展鄉村振興領域不正之風和腐敗問題專項整治,加強對重點項目、重大資金、重要環節的監督檢查,看住國家資產、集體財產,維護農民合法權益。當前,鄉村振興領域“微腐敗”存量尚未清除,隱形變異的不正之風和腐敗問題又時有發生。要採取“長牙齒”的硬措施,及時糾治規劃“翻燒餅”、鄉村建設“一刀切”搞運動、盲目決策上項目等問題,嚴肅查處利用工程建設搞利益輸送、貪占挪用惠農資金等腐敗案件,堅決懲治一切損害群眾利益的腐敗行為。
把監督融入治理之中,創新監督方式、凝聚監督合力,以精準監督護航鄉村振興。從各地查處的鄉村振興領域不正之風和腐敗問題典型案例看,一些黨員幹部的腐敗“手段”並不高明,之所以能夠得手與基層監督力量薄弱、內控機制不全等因素密切相關。要把監督重心下沉到任務最艱巨最繁重的農村,探索完善“室組地”聯動監督機制,採取片區協作、交叉互查等方式組建專項檢查組,盯住“縣裡的權、鄉裡的情、村裡的點”,加強對村幹部特別是“一肩挑”人員的監督管理,督促深化整治“村霸”。要堅持同題共答、同頻共振,密切協調配合,發揮紀檢監察、巡察、審計聯動監督作用,加強監督貫通協同。要暢通群眾監督渠道,推動村級事項公開規範化、精準化、常態化,做到權力運行到哪裡,陽光公開就跟進到哪裡,督促基層權力規範運行。
深化運用一體推進“三不腐”的理念思路,系統治理鄉村振興領域不正之風和腐敗問題。要強化“不敢腐”的震懾效應,堅持嚴的基調、嚴的措施、嚴的氛圍。中央紀委此前印發的《關於開展鄉村振興領域不正之風和腐敗問題專項整治的意見》明確強調,對鄉村振興領域問題線索進行“大起底”和“回頭看”,對新增問題線索嚴查速辦、動態清零,加大線索存量處置力度,嚴查違紀違法問題。營造高壓態勢、形成有力震懾的同時,要深化以案促改、以案促治,對鄉村振興領域普遍發生、反復出現的問題深挖根源、找准症結,通過制發工作提示函等方式,推動相關部門完善制度、堵塞漏洞。鄉村振興,關鍵在人,要加強廉潔教育、警示教育,大力營造廉潔氛圍,涵養清風正氣,引導廣大基層幹部廉潔自律、擔當作為、奮發進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