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種以民間信仰為基礎的兩岸商業交流,雖然無法取代目前兩岸純商業性的互動,但是在當前兩岸政治關係低迷、台灣充斥著“恐共”或“防中”的氛圍下,應可產生正面的功能。
在政治力方面,就是台灣必須有一股力量,不斷提醒台灣民眾,兩岸敵對不利於台灣,台灣有了和平,才不會成為東方的烏克蘭,台灣的經濟才能有長期繁榮的可能。台灣還需要有一股力量,能夠提出確保台灣能擁有和平的主張與方案,而不是只是把和平掛在嘴邊,但是仍然不敢挑戰、甚而認同民進黨主張的“親美、備戰、反共不反中”的口號式論述。
我個人長期呼籲兩岸和平,並提出創造兩岸和平的具體方法與路徑,而且實際投投入也有約20多年的努力。這裡,就不再提我的方案。今年一月,我在宣佈參選2024年大選時,提出應把台灣定位為“全球非戰和平區”的主張。為使此一理念能夠落實,我主張台灣方面應對外做出四頭承諾:第一、台灣不分裂整個中國,第二、認同台灣人也是中國人,第三、不允許台灣成為外國軍事力量介入的基地,第四、台灣的武力只用於防禦而非攻擊。
因為中國國民黨中央取消了初選而改徵召,這個“全球非戰和平區”的理念沒有辦法正式進入2024 年大選的議題討論,但是台灣社會對這個理念卻是極為重視。今年8月23日在金門,民間團體特別發表《和平宣言》,即是呼應“台灣應是全球非戰和平區”的主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