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國國會大廈(來源:新華社) |
中評社北京7月8日電/據中國網報導,近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宣布,批准恢復美國在該組織的會員國身份。此番已是美國的二度“返群”。1984年美國就曾退出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隨後於2003年重新加入。2018年,奉行單邊主義政策的特朗普政府再次宣布美國退出該組織。而拜登政府在2021年上台之後又表示要“重返國際社會”,把之前退過“群”再重新加回來。這一退一返之間,看似是美國民主與共和兩黨之間的纏鬥,實則折射出美國對於全球霸權的迷戀和對“美國優先”的推崇。隨著近年來美國愈益將中國視為其戰略競爭對手,“返群”也就更增添了圍堵遏制中國的“新冷戰”色彩。
美國國務卿布林肯此前曾公開表示,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正在研究人工智能的規則、規範和標準,而中國是該組織的最大單一捐助國,因此美國必須重新恢復會員國身份以搶占人工智能高地。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宗旨是推動各國在教育、科學、文化領域開展國際合作,以此共築和平。可美國卻竭力將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政治化,視其為塑造國際領導力、維護全球霸權的工具。“合則用不合則棄”是美國對待國際組織的一貫態度,而美國與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之間的分分合合則是其最佳注腳。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成立於1945年。在該組織建立之初,美國在議程設置、規則制定等方面發揮了主導作用。彼時美國希望借助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多邊基礎,謀求在國際文化領域的控制力。可隨著20世紀60年代後大批發展中國家的陸續加入,其權力結構也開始發生重大變化。尤其是一國一票原則的實行打破了美國在其中的主導地位。於是美國開始以削減經費為手段向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施壓。1981年美國國會甚至還通過了一項法案,授權美國總統在一定條件下可以終止向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繳納會費。美國對自身權力式微的無奈最終導致了1984年的首次“退群”。
據統計,1945-2015年美國總共退出24個國際組織。可見早在特朗普政府上台之前,美國就已經是不折不扣的“退群專業戶”。在特朗普政府執政之後,美國更是將這一“優秀傳統”發揚光大,在短短4年間就退群10個。其中不乏《巴黎協定》、世界衛生組織、聯合國人權理事會這樣舉足輕重的國際多邊平台。儘管美國常常辯解稱,之所以退出這些國際組織是因為沒有受到所謂“公平”對待,但美國的影響力下降恐怕才是其背後的真正原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