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海交通大學台灣研究中心執行主任、教授盛九元(中評社 李子寧攝) |
中評社香港8月26日電(記者 李子寧)由中華全國台灣同胞聯誼會、中國社會科學院台灣研究所、閩南師範大學、福建省社會科學院現代台灣研究所、廈門大學台灣研究院共同主辦的第六屆兩岸融合發展論壇20-21日在福建省三明市舉辦。上海交通大學台灣研究中心執行主任、教授盛九元在論壇上表示,自兩岸經貿交往以來,台灣一直保持巨額貿易順差,這成為帶動經濟持續穩定發展的主要支撐和轉型升級的重要動能。但這種趨勢在2022年後產生變化。據大陸海關統計,當年台灣對大陸出口同比下降4.6%,2023年台灣對大陸出口更是連續12個月負成長,大幅下降15.4%。作為台灣最大的外貿對象,兩岸貿易頽勢直接衝擊台灣的出口,需要指出的是,在兩岸經貿交往中,除國際產業鏈重構和地緣政治的因素外,兩岸關係的直接影響巨大,其中ECFA的正面效應不容輕忽。
盛九元表示,對台灣而言,ECFA不僅是兩岸經濟合作風向標,而且也是台灣唯一的經濟合作框架協議,對台灣經濟發展影響深遠。據台灣“ECFA服務中心”的《海峽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ECFA)執行情形》顯示,截至2023年底,台灣在ECFA下從大陸獲得的關稅減免金額累計達到101.01億美元,而同期大陸從台灣地區在ECFA項下獲得的關稅減免金額衹有10.84億美元,規模上僅有前者的1/10。更重要的是,雖然ECFA尚未走過全部流程,尤其是服貿與貨貿協議均未簽署,但透過早收清單使得台灣的農漁、機械、紡織、化工等產品可以因關稅減免而增強市場競爭力,確保台灣產業不過分依賴於芯片製造、電子信息等少數高科技產業,有助於經濟相對均衡穩定地發展及傳統產業的就業。因此,ECFA絕非像民進黨當局所宣稱的那樣對台灣經濟影響有限,而是對台資企業投資信心影響極大,一旦受挫將進一步帶動投資轉移效應,對台灣經濟發展造成顯著的負面衝擊。從經濟發展的角度看,一旦ECFA中止,台灣的農漁、石化、機械及紡織業將面臨巨大衝擊。現階段,儘管民進黨當局對兩岸貿易採取多方面限制措施,但對大陸的貿易依存度仍有38%,對外貿易是台灣經濟的生命線,一旦受到衝擊時,失業率勢必會快速攀升。正基於此,台灣工業總會、商業總會和工商協進會三大工商團體負責人公開表態稱,若ECFA被全面取消,恐造成台灣產業外移,盼台當局盡快尋求多方渠道協商。
盛九元指出,長期以來,台灣當局對大陸產品採取歧視性限制措施,導致兩岸貿易存在嚴重的不對等和片面受限狀況。大陸在台灣當局限制大陸產品輸入的非正常狀況下,始終堅持推進ECFA按序推進,先行實施早期收穫計劃。且考慮到雙方的經濟規模,大陸未要求在實施早期收穫計劃時,雙方早收產品在數量、貿易額等方面對等。但令人憤慨的是,民進黨當局始終無視大陸推進貿易正常化的合理要求,更提出22項所謂核心技術保護清單,嚴禁相關企業赴大陸投資及與大陸企業開展合作。正是在這種情況下,應中國食品土畜進出口商會等的申請,商務部於2023年4月決定就台灣地區對大陸貿易限制措施進行貿易壁壘調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