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國家戰略層面看,地方之間的協調發展,關鍵在把握競爭和合作之間的分寸。其中,對非均衡發展戰略的正確理解至關重要。非均衡發展戰略充分考慮了各經濟區域的差異,因地制宜,以效率為先,充分發揮了各區域的比較優勢。同時,更多地依靠、利用經濟發展規律,有利於稀缺的資源得到最優化的配置,發揮最大的效益。相反,單純的均衡發展戰略更多地依據人的主觀意志和願望,在一定程度上忽略和違背了經濟發展的客觀規律,但其自身的優點是,強調平等的重要性,認為區域發展的不平衡、區際收入的差距日趨擴大,會引起社會的振蕩、惡化經濟發展的社會環境和危害經濟發展。而這正是非均衡發展戰略所容易產生的消極後果。
有專家建議,在國家宏觀調控層面上,須設立一個區域經濟管理機構,將目前由不同部門負責的區域管理職能集中起來,統籌考慮國家的整體發展戰略,以及對各地區資源、人力、財力、成效諸方面的科學評估,還包括支持力度和方向指導。
可見,合理布局並不等於均衡布局,在中國的區域發展中,應該保持適度的競爭和合理的差異。有競爭和差異,才能有發展的動力。既不能搞“大鍋飯”式的平均主義,也不能讓區域間的差距過大。為此,國家在制定地區區域規劃的過程中也應當具有一定的差異性。這種差異性體現為依據地方實際,實事求是地給予合理的功能定位,充分發揮地區的特色和優勢,實現不同地區之間的優勢互補,減少區域間的協作成本,進一步提高發展效益。 |